【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上册《信息窗一(通分)》教案.doc,共(8)页,6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5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通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2、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3、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体验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渗透转化思想。4、
在探究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求异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通分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教学准备:课件、
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环境污染的资料,谈感受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出示课件: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占地80多万亩,且垃圾产生量仍以近8%的速度增长,严重
污染了大气和地上水资源,“垃圾围城”不仅是城市病,而且蔓延到了农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学生看完资料谈感受。师:目前,很多城市为了保护环境,每天都要分类处理大量的生活垃圾。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设计意图: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为情境导入新课,既
还原生活,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出示信息窗1,提出数学问题,复习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目前,很多城市为了保护
环境,每天都要分类处理大量的生活垃圾。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某市在实施“垃圾分类”工程中对生活垃圾种类进行了统计。其中塑料占1/8,菜叶果皮占2/5,废纸占2/25,玻璃占1/25,废旧衣服占3/10。观察这幅信息图,指生大声的读出包含的数学信息。针对这些数学信息,
提出有关比较大小的数学问题。教师把重点问题板贴到黑板。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数学问题:(1)塑料和菜叶果皮,哪类多?(2)菜叶果皮和废旧衣物,哪类多?(3)废纸和玻璃,哪类多?(4)菜叶果皮和废纸,哪类多?……当学生提出同分母或同分子分
数的大小比较的问题时,直接让学生口答,并说说方法。教师同时出示课件1、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2、分子相同,比较分母,分母越小,分数就越大。【设计意图:在精心创设的生活课堂中,结合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通过对“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
的大小比较练习,一方面起回顾、复习的作用,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便于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的目的就是为了统一分数单位,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铺垫。】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异分母大家看,怎么能知道塑料与
菜叶果皮,哪类多呢?观察,2/5和1/8这两个分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大小比较有什么不同?研究分母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更有帮助,所以我们把这类分母不同的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2、独立尝
试比较学生尝试比较2/5和1/8的大小。3、小组交流比较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比较2/5和1/8的大小的方法,然后小组长带领组员把你们交流的方法进行整理,准备集体汇报。4、集体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几种方法:(1)画图法:把一个长
方形(或圆形或一条线段),平均分成8份,其中1份就是1/8,再把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或圆形或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2/5,2/5大于1/8。(2)化成小数:2/5=2÷5=0.4
1/8=1÷8=0.125,0.4比0.125大,所以2/5大于1/8。(3)化成同分母分数:把2/5分子、分母同时乘8得到16/40,把1/8分子分母同时乘5得到5/40,因为16/40大于5/40,所以2/5大于1/8。(4)化成同分子
分数:把1/8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2/16,因为2/5大于2/16,所以2/5大于1/8。当学生在汇报时能条理清楚,声响洪亮的交流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学生交流“化成同分母分数”这种方法时,引导学生质疑:(1)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分数的分
母都化成40呢,是怎么转化的?(2):你怎么想到40了?当学生将想到的比较方法交流完之后,师引导小结:刚才大家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来比较,画图法、化成小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化成同分子比较,其实大家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都运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
,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点赞!【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尽情释放。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比较
大小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分享,体验到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同时为后面“通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5、揭示通分的概念,整理通分的方法再次出示1/8和2/5通分的这道题。在这些方法中,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这种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尤
为重要。板贴:同分母分数引导思考:把异分母化成同分母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没变)板贴:与原来的分数相等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通分。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分。(板书课题)指生尝试说说什么是通分。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板贴内容,互相交流
,互相补充后,课件出示通分的定义,全班一起来读一遍。对照着刚才同学做的这道题1/8和2/5,思考:通分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找公分母)引导思考:怎样找公分母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把两个分数的分母乘起来,或找两个分母的公倍数或最小公
倍数)找到公分母以后,怎么保证与原来的分数相等呢?依据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看分母乘几变成了公分母,再把分子也乘几。然后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怎样进行通分。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通分时,先找他们的公分
母,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划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设计意图:“通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交流完比较1/8和2/5的大小的方法时,有的学生已经在不自觉中,运用了通分的方法,这里就可以再次对照同
学们做的题目,来引导学生进行回巩梳理,通过互相补充,最后归纳总结出通分的定义,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6、通分练习,思考:用什么数做公分母更简单。根据刚才我们总结出来的通分方法,完成大家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①先
让学生独立解决。②全班交流如果进行通分。学生交流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1)1/8=10/80,3/20=12/80(2)1/8=5/40,3/20=6/40观察比较一下,他们两位同学都进行了通分,可为什么同一道题通分后会
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公分母讨论:用什么数做公分母更简单?教师进行小结: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比较简单,但其他公倍数作公分母也是正确的。【设计意图:“用公倍数还是最小公倍数来做公分母”是本节课学生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所以课前,我将课本上的信息窗中的信息,
又补充上了一个“废旧衣服占3/20”,然后借助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通过学生的通分练习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用最小公倍数来做公分母的优越性。】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是
“通分”,以及通分的方法,你们都掌握了吗?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闯关练习,好吗?1.第一关“比比谁最快”找公分母是进行通分最关键的一步,你能快速的找到他们的公分母吗?2.第二关——火眼金睛辨对错。(课本自主练习第6小题)课件出示题目,逐题判断,如果错了,说说错的原因,并进行改正。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通分”时要注意什么?3、第三关——活学活用4、第四关——超越自我写出一个比1/6大,又比1/5小的分数,你能写几个?你是怎么找到的?【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本环节设计了一个闯关活动,通过由浅入深的的练习题目,引导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尤其是最后一道题,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两个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分数,并且可以通过通分的形式找出它们,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回巩整理总结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老师小结:学习通分,除了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以外,还可以干什么呢,课后请大家预习一下信息窗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