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上册《信息窗一(平均数)》教学设计5

DOC
  • 阅读 6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8.500 KB
  • 2022-1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上册《信息窗一(平均数)》教学设计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上册《信息窗一(平均数)》教学设计5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上册《信息窗一(平均数)》教学设计5.doc,共(4)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1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小学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算术平均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看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掌握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3、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预设情景激化矛盾情景一现场踢毽子比赛男生组女生组各派一名选手

参加比赛。通过比赛,可以确定女生队踢毽水平比男生高,行不行?情景二一分钟投篮比赛第一轮比赛:熊大第一次投了4个球,第二次投了6个球。熊二第一次投了3个球,第二次投了7个球,总数一样打成平手。情景三第二轮投篮比赛第二轮比赛熊大第一次投中3个,第二次投中了7个。熊二第一次投中3个,第二次投中5

个。熊二还要再投一次。你同意吗?谁同意他的要求,说出你的理由?第三次才投中4个。这回又该用哪个数据来表示他们一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如果把这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啦。)二尝试介入建立模型1.移一移2.先合并再平均分在次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我们来

看熊大每次投中的个数和它们的平均数5,你发现每次的成绩和平均数有什么关系?平均数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就是说每个人成绩在平均数上下浮动,或者说平均数5在最大数7和最小数3之间。由此看来平均数是个有区间范围的,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所以它能反映

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三生活体验深化认识1、李刚所在的班级,上学期期末数学平均分是92分。李刚一定是考了92分。2、四(7)班同学平均身高是140cm。按照同学们的平均身高来定制校服,行不行?3、李明所在的小组共有三个人。他

们组的平均进球数是5个。他投进了7个球,试着分析一下,他是不是这个小组进球最多的人?4、武师附小“校园歌手”比赛。比赛打分采用10分制。他们是怎样利用平均数的呢?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呢?四练习深入拓展应用1、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饮料瓶。要求环保小队平均每人收

集了多少个饮料瓶?应该怎样想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看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算出平均数。从而理解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创造出来的一

个“虚拟”的数2、有一个水池上的警示牌写着平均水深110厘米。熊二说:“我身高125厘米,下水学游泳不会有危险”你同意吗?板书设计平均数移多补少同样多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先合后分总数÷份数=平均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