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上册《信息窗(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案4

DOC
  • 阅读 7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444 MB
  • 2022-12-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上册《信息窗(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案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上册《信息窗(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案4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上册《信息窗(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案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上册《信息窗(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案4.doc,共(7)页,1.44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2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分积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分类需要确定分类标准,能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结果能进行比较、分析。2.经历对具体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

合作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习题卡、各种不同颜色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时间预设3分钟)1.看一看。组织学生复习简单的立体图形:看课件说一说积木的形状。(课件先一个个的出示,然后呈现多种积木杂乱的摆放在一起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木,并说一

说自己的发现。预设:(1)颜色不同,有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橙色。(2)形状不同,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么多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积木摆放在这里,你能把它们分类整理一下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积木。(板书课题:分积木)2.想

一想。讨论:这么多的积木我们该怎么分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逐步确定分类的标准。【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积木入手,逐步引导学生产生想亲自分类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二、小组合作,亲历分类过程(时间预设5分钟)1.分一分。同桌合作选择喜欢的方法,然后一起动手分一分。2.说一说。分完以后互相说一说是怎么分的,分成了几类?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学生

中不同的分类方法。三、全班交流,汇报分类情况(时间预设15分钟)1.学生展示分类结果。投影展示学生每一种方法都是怎么分的,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方法的分类标准(例如:颜色,形状等),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预设:按形状分,分成了四类,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师追问:这些都是长方

体吗?为什么说它们都是长方体呢?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圆柱有什么特征?球呢?预设:(1)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2)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3)圆柱两头是圆的,能像柱子一样立着,放倒之后能滚动。(4)球圆圆的,能四处滚动。提问:还有不同

的分法吗?预设:按颜色不同来分,分成了六类,分别是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橙色。提问: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吗?依现场情况教师展示按能否滚动进行分类。2.议一议。(1)回顾梳理。课件出示不同分类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分类的方法(按颜色分的;按

形状分的;按能否滚动分)。(2)观察发现。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按形状分和按颜色分两种分类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分类的结果,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预设:①按形状分:长方体有3个,正方体有5个,圆柱有5个,球有4个。长方体最少,正方体和圆柱同样多,球比长方体多1个…②按颜色分:红色的有6个,黄色的

有3个,蓝色的有2个,绿色的有3个,紫色的有2个,橙色的有1个。红色的最多,橙色的最少,蓝色的和紫色的同样多,黄色的和绿色的同样多…(3)讨论比较。讨论:比较这两组分类,为什么分的是相同的积木,而分的结果却

不一样呢?预设:因为分的标准不一样……小结: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看来呀,确定分类标准很重要。(板书: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就不同)【设计意图: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分一分,议一议的过程,一方面加

深了对简单的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与交流的机会。通过对分类过程的回顾梳理、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分类需要确定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同时也很好的渗透了统计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实践

活动的实效性。】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时间预设3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本次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过程:看一看,想一想,分一分,议一议。使学生明确在以后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能像今天分积木这样,看清楚想明白,一步一步地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环节,引导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从而逐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拓展应用,解决问题(时间预设10分钟)1.分纽扣。(1)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交流分类情况预设: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按扣眼分。小结:数纽扣的时候要按顺序一个一个

地数,数完以后最好做上标记,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2)学生在练习卡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全班同学汇报交流。(4)重点讨论:按形状分和按扣眼分这两种分类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了吗?你有好的方法来检查和比较吗?预设:(1)可以重新数一遍。(2)把每一类的

数量加起来,求总数。小结: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但是不管怎么分,最后的总数是不变的。【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在分纽扣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类的方法,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怎样对分类结果进行检查。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但是不管怎么

分总数不变的数学思想。】2、找不同。这里有四组图形,但是有一组跟其它三组都不一样,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学生思考片刻,全班交流。(颜色不同、个数不同、形状不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内化知识,

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项目评价等级ABCD自评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浓厚√较浓厚一般弱本节课独立思考的

习惯强√较强中弱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多√较多一般少理解别人的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好√较好一般弱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的程度高√较高一般低同伴互评本节课发言的次数多√较多一般少本节课发言的质量好√较好一般差本节课课堂练习的正确性高√较高一般低师

评上课听讲的专心程度专注√教好一般有时分心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高√较高一般低课堂发言反映出的思维深度强√较强一般弱课堂发现问题的角度多√较多一般少课堂发现问题的能力强√较强一般弱评价说明在评价等级下,相应的栏只选一项,打“√”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