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两条直线的相交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docx,共(6)页,7.01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19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认识垂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垂线》。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认识了平行的基础上教学的,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时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与教师组织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的实例,让学生感悟知识,使学生建立直观与抽象能相互转化的有效思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为今后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后继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学情分析: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生活中的垂直的现象?如何进一步发展学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得出结论?实践中可以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让学生通过操作悟出互相垂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感悟相交与垂直。直接
采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多项活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教学目标为:知识技能:1、在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垂线的过程。2、知道平面
上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有一个交点;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数学思考:经历观察、猜想、探究、归纳的过程,逐步学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通过和谐有效的互动教学,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认识垂线,并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情感态度:找出生活中垂
直的现象,感受垂直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有一个交点;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
距离,垂线段最短。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初步感知,认识相交课件出示课本情景图(P78)问题1:用数学眼光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现象?问题2:如果两根小棒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什么图形?两根小棒可以近似的看做两条直线相交。同样任
意两根相交的竹篱笆、十字路口的两条路都可以近似的看做两条直线相交。(板书:两条直线相交)相交的点叫做两条直线的交点。预设:生1:都有角生2:两根小棒交叉,竹篱笆相互交叉,两条路也交叉。生3:无论是两根小棒、两根竹篱笆
、十字路口的两条路都有交叉的现象。预设:生:两条直线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抽象出相交,建立相交的模型。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深入探究,认识垂线(一)垂直概念:问题1:说一说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有几个交点?问题2: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成的角,你能想到预设:
生:都有一个交点;都有4个角。生1:∠1和∠2组成什么问题?180°……生2:角1和角3相等,角2和角4相……生3:图3中的4个角都是直角。(一)垂直的概念画出图3(板书)图3四个角是直角,标上直角符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板书: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再次理解“互相垂直”给两条直线取个名字,同桌合作:比一比量一量验证想法。请你汇报想法。(展示台演示)汇报:边演示边叙述。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b和直线a互相垂直。经历感受、比较、理解、发现的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直线a直线b。表述这两
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的很透彻,表达准确。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个交点叫做垂足(板书:垂足)。问题3:图1图2中的两条线是不是互相垂直?为什么?问题4:生活中有很多垂直现象,你能找出哪些?创设情境,点和直线
想交朋友,大家帮帮它,从点A向直线可以架多少友谊之桥。指着图3说一说谁是谁的垂线。预设:不是,因为两条直线没有相交成直角。黑板的长和宽互相垂直。(二)认识距离图中我们分别用线段AB、AC、AD、AE来表示友谊桥。一起来观察。问题5:观察哪条线段与直线互相垂直?(AC)问题6:估计这几条线段
中,那条线段最短?(AC)再测量一下,把结果记录下来。说说上图中的四条线段哪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的距离?无数条小组汇报(垂直线段的长度——最短)线段AC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知识体验。课堂
知识反馈,夯实对概念的认识和理三、小练兵四、谈收获五、作业超市解。分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