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学设计1.doc,共(3)页,24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58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1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例9-10、“试一试”及“练一练”,练习六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教学重点: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课前准备
:长、正方体模型、课件、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在学习新课之前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体
积?(课件出示问题,学生会答后演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课件出示问题,学生会答后演示结果)二、新课。1.教学例9:出示动手操作: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四个不同的长方体。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合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4个不同的长方体。
摆好后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课件出示记录表)(学生动手操作,摆好后把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记录下表)长/cm宽/cm高/cm正方体的个数体积/cm师: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摆的情况向全班同学进行汇
报。(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展示)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与小正方体的个数相同。2、教学例10。(1)出示例题(课件出示)-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指名汇报)
出示讨论题:长方体的体积和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出示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小正方体的个数,而小正方体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乘积。问: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生答后出示计算公式)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课件出示)师: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V=abh(教师课件出示:V=abh)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体积的计
算公式,就可以直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了。3、教学“试一试”得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出示长方体。师: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完成第1小题)(学生完成,指名板演)(课件出示结果核对)出示正方体。师:这个图形的体积你会计算吗?试试看。(学生计算,教师
巡视,指名板演)问:这个包装盒是什么形状?(正方体)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计算?(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是: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课件出示,板书正方体体积计
算公式)师: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求正方体体积的公式用字母可以写成:V=aaa=3a(课件出示)3a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我们一般将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写成:V=3a。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6页“练一练”的第1
题。-3-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在书上,教师指名口答。(课件出示结果)2、完成第26页“练一练”的第2题(课件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课件出示结果,强调第1个。)3、完成练习六第2题。(课件出示)师:默读题目,你
有什么疑问?(强调求的是容积)说明:计算容积的方法和体积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所用的数据是从容器的里面量的。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四、反思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五、作业:练习十
六:1、3六、思考题:把3.6立方米黄沙铺在一条宽2米的马路上,铺黄沙的厚度是0.04米,铺平后,能铺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