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课稿.doc,共(1)页,4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41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说课稿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这节课,学生体会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除了确定它们的大小外,还可以根据它们的相差程度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做
进一步的描述。教学新知识前,设置两道复习题。其中,数轴题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相差程度”这个概念,即数轴上的两个数离得越远,相差越大。第2道比较两数的大小,为新教学的展开进行过渡。教学例题时,两两出示。先比较小猴和小狗做的,并把它们做的星星排成队伍、一一对应,学生能
非常直观的看到小猴做的比小狗多出来的是哪部分,多出来的这部分比小狗做的还多,也就是多很多很多,就用“多得多”来表示。比较小猴和小猫的时候,没有直接出示小猫做了多少个星星,而是让学生看着图去猜谁做的多,由于小猴和小
猫做的差不多多,所以学生自然的会猜很多答案,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多一些”“少一些”都是相差一点点。巩固练习中创设了春游的情境,学生能自然地跟着春游的地点进行过关练习。第一站设置为图文结合的金鱼题,学生根据图里的金鱼再次体
会相差很多时用“多得多”“少得多”,而相差一点点时用“多一些”“少一些”。第二站是根绝提示,选择合适的数。这道题抛开了图,抽象为数,难度相应也就提高了。小兔子给出的第一个提示是“梨的个数比苹果少”,从而排除
“43”,接着再给出提示“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所以答案是选“18”而不是“38”,以此来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第三站阳光小学,与第二站是一个类型的,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第4站“奥运馆”
,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题目的同时,再一次体会“多一些”与“多得多”的异同点。春游回去坐车题,学生在了解“比较合适”是什么意思的基础上,选出比“38”多一些的数。最后的猜数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对全课进行总结。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帮助学生
体会“事物的多少总是相对的”,这是一个比较感官的东西,需要孩子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去接触与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