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测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统编人教版.doc,共(14)页,7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07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8月1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抓紧出台实施《关于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合理增长的行动方案(2019—2020年
)》,通过激发重点群体增收活力,稳定工资性收入预期,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是A.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B.按要素的贡献参与程度分配C.按资本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D.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决定了剩余价值由资本家占有的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企业实行了有利于劳动者的按劳分配制度。这表明()A.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B.按劳分配是最公平合理的分配
制度C.分配制度取决于财富增加状况D.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分配制度3.同以往其他分配方式相比,按劳分配是迄今为止所存在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这是因为按劳分配①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②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
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③决定了生产资料必须归全民所有④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老王从1993年给私营企业老板打工,到2005年给自己打工,再到2018年大量雇用别人为自己打工,其主要收入分配方式变化的顺序是(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5.2019年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村
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了具体路径。某地农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收入,并且加入村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工作,收入颇丰。这两种收入分别属于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②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③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④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
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6.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居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财产性收入在“钱袋子”中的地位越来越高。2019年9月,张先生一家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①购买基金获利1200元②出租房屋获得租金1000元③大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2万元④大女儿领取失业保险金1
000元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7.近日,辽宁省人社厅下发了《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从2019年11月1日起,辽宁最低工资标准将上调。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指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经济效
益状况,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此举旨在A.努力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B.着力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保证收入公平的同时更加兼顾效率的提高D.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8.惟道风险研究院编制的《蒙格斯社
会公平指数——公平与贫富差距问题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下列举措中,能够缩小收入差距、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初次分配措施有A.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B.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C.完善转移支付等为手段的调节机制D.健全按要素分配的制度9.李克强总理
说,有人遇到困难,掉下来了,要有一个安全网兜着他,要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安全网”喻指()A.社会保障制度B.商业保险制度C.国家税收制度D.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10.新
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民生福祉日益增进,民生保障日趋牢靠,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保障道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①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③消除贫困,实现同步富裕④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2019年6月17日,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226人受伤。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灾区人
民得到了来自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支持。以下属于社会保障制度范围的是①银行为受灾群众办理储蓄兑现②我国政府财政救济拨款③国外政府和个人直接提供救援物资④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慈善救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于2019年9月15日正式上线。关于社会保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社会保险的目的是获得投资回报B.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C.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机制D.社会保险可以满足人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13.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的
是①本市将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纳入医保支付②某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月820元③车主必须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④某企业退休人员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812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4.我国许多城市规定了市民最低生活标准线,对生活费收入低于标准线的居民予以适当补贴,这一补贴
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A.社会慈善B.社会救助C.服务保障D.社会互助15.预计至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你认为解决养老问题应该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②鼓励商业保险参与③调整投资消费关系④消除居民收入差距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中央出台一系列举措,为老百姓织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消除经济波动起伏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
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③“兜底线”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实现经济同步发展④“兜底线”要增加特困群体的救助,提高最低保障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分)17.江苏省某村将村级经营性资产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集体股占4
0%,用于发展公共集体事业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津贴;个人股占20%,平均分摊到所有拥有本村户籍的村民;40%被设置为贡献股,按贡献大小取得红利。同时,每个村民可以以技术、资金、土地、管理等形式入股,获得相应收益。请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
析该村所实行的分配方式及其重要性。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47亿人、2亿人、2.45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8%,覆盖人口超13.5
亿。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哪些形式组成?其中,哪个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2)德国《明镜》周刊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谁工作谁就是
傻瓜。”意指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贴与工资差别不大。这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何启示?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8月1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抓紧出台实施《关于多措
并举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合理增长的行动方案(2019—2020年)》,通过激发重点群体增收活力,稳定工资性收入预期,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是A.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B.按
要素的贡献参与程度分配C.按资本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D【解析】【详解】A: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但没有体现二者的地位,A不合题意。B:我国允许按要素的贡献参与
程度分配,但没有说明按劳分配,B不合题意。C:按资本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是其他分配方式为辅,C错误。D: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决定了剩余价值由资本家占有的资本主义
分配方式,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企业实行了有利于劳动者的按劳分配制度。这表明()A.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B.按劳分配是最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C.分配制度取决于财富增加状况D.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分配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社
会主义社会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实行不同的分配制度,表明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A正确且符合题意;B说法太绝对,应排除;C与题意不符,也应排除;D没有A项更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3
.同以往其他分配方式相比,按劳分配是迄今为止所存在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这是因为按劳分配①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②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③决定了生产资料必须归全民所有④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
社会地位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④: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②④符合题意。①:在公有制经济中,在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①错误。③: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③错误。故
本题选B。4.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老王从1993年给私营企业老板打工,到2005年给自己打工,再到2018年大量雇用别人为自己打工,其主要收入分配方式变化的顺序是()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C.
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老王给私营企业老板打工,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给自己打工,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大量雇用别人为自己打工,其
主要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1)按劳分配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而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的收入
是劳动收入,但不是按劳分配收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收入是劳动收入,也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但不是按劳分配收入。(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①二者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
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②二者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5.2019年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为农村土地经营权
流转提供了具体路径。某地农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收入,并且加入村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工作,收入颇丰。这两种收入分别属于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②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③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④按土地要素分配,按
劳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④:某地农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收入,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并且加入村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工作,收入颇丰,这是按劳分配,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①④符合题意。②: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
金收入不是按劳分配,专业合作社工作收入不是按资本要素分配,②错误。③: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收入不是按资本要素分配,专业合作社工作收入不是按劳动要素分配,③错误。故本题选D。6.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居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财产性收入在“钱袋子”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2019年9月,张先生一家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①购买基金获利1200元②出租房屋获得租金1000元③大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2万元④大女儿领取失业保险金1000元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②: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
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①②符合题意。③:大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2万元是劳动性收入,③不合题意。④:大女儿领取失业保险金1
000元属于转移性收入,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7.近日,辽宁省人社厅下发了《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从2019年11月1日起,辽宁最低工资标准将上调。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指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此举
旨在A.努力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B.着力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保证收入公平的同时更加兼顾效率的提高D.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答案】A【解析】【详解】A: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指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
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此举旨在努力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A符合题意。B: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是着力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B不合题意。C: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旨在实现收入公平,不是兼顾效率的提高,C不合题意。D:提高居
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是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目的,排除D。故本题选A。8.惟道风险研究院编制的《蒙格斯社会公平指数——公平与贫富差距问题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下列举措中,能够缩小收入差距、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初次分配
措施有A.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B.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C.完善转移支付等为手段的调节机制D.健全按要素分配的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A: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个人收入
分配的初次分配措施,A符合题意。B: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B不合题意。C:完善转移支付等为手段的调节机制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C不合题意。D:健全按要素分配的制度不能缩小收入差距,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9.李克强总理说,有人遇到困难,掉下来了,要有一个安全网兜着他,要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安全网”喻指()A.社会保障制度B.商业保险制度C.国家税收制度D.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安全网”喻指社会保障制度,涉及每个公民的
切身利益,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点睛】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1)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
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保障,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也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
制度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内容。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覆盖
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民生福祉日益增进,民生保障日趋牢靠,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保障道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①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消除贫困,实现同步富裕④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
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②④: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担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③错误。故本题选D。11.2019年6月17日,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226人受伤。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灾区人民得到了来自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支持。以
下属于社会保障制度范围的是①银行为受灾群众办理储蓄兑现②我国政府财政救济拨款③国外政府和个人直接提供救援物资④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慈善救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
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势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的越来越广泛的作用。②④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符合题意。①:银行为受灾群众办理储蓄兑现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范围,①不合
题意。③:国外政府和个人直接提供救援物资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范围,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12.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于2019年9月15日正式上线。关于社会保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社会保险的目的是获得投资回报B.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根
本途径C.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机制D.社会保险可以满足人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答案】C【解析】【详解】A: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
得物质帮助。参加社会保险的目的不是获得投资回报,A错误。B: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有利于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但不是根本途径,B错误。C: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机制,C正确,符合题意。D
:社会保险可以满足人基本层次的保险需求,D错误。故本题选C。13.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的是①本市将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纳入医保支付②某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月820元③车主必须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④某企业退休人
员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812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
得物质帮助。本市将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纳入医保支付、某企业退休人员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①④符合题意。②:某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属于社会救助,②不合题意。③:车主必须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属于商业保险,③不合题
意。故本题选B。14.我国许多城市规定了市民最低生活标准线,对生活费收入低于标准线的居民予以适当补贴,这一补贴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A.社会慈善B.社会救助C.服务保障D.社会互助【答案】B【解析】【详解】A:慈善活动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
方式,自愿开展的各种公益活动。对生活费收入低于标准线的居民予以适当补贴不是社会慈善,A不符合题意。B:我国许多城市规定了市民最低生活标准线,对生活费收入低于标准线的居民予以适当补贴,这一补贴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救助,B符合题意。C:对生活费收入低于标准
线的居民予以适当补贴不是服务保障,C不合题意。D:对生活费收入低于标准线的居民予以适当补贴不是社会互助,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15.预计至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你认为解决养老问题应该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②鼓励商业保险参与③调
整投资消费关系④消除居民收入差距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
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势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的越来越广泛的作用。解决养老问题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商业保险参与,①②符合题意。③:调整投资消费关系与解决养老问题无直接关系,③不合题意。④:解决养老问题应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是消除差距,④错误。故本题选A。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中央出台一系列举措,为老百姓织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消除经济波动起伏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③“兜底
线”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实现经济同步发展④“兜底线”要增加特困群体的救助,提高最低保障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以防止单纯市场调节带来的弊端,由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因此无法消除经济波动起伏,①项说法错误;“兜
底线”主要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实现经济同步发展,③项说法错误;②④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D。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分)17.江苏省某村将村级经营性资产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集体股占40%,用于发展公共集体事业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津贴;个人股占20%,平均分摊到所有拥
有本村户籍的村民;40%被设置为贡献股,按贡献大小取得红利。同时,每个村民可以以技术、资金、土地、管理等形式入股,获得相应收益。请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该村所实行的分配方式及其重要性。【答案】
通过分析材料可知,该村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该村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及贡献奖,都属于按劳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
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村民以技术、资金、土地、管理等形式入股,获得相应收益,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
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江苏省某村将村级经营性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收入
分配方式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设问指向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该村所实行的分配方式及其重要性。根据材料描述看出,该村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
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然后结合该村实际进行分析。该村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及贡献奖,都属于按劳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
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村民以技术、资金、土地、管理等形式入股,获得相应收益,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
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47亿人、2亿人、2.45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
险参保率超过98%,覆盖人口超13.5亿。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哪些形式组成?其中,哪个是我
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2)德国《明镜》周刊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谁工作谁就是傻瓜。”意指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贴与工资差别不大。这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何启示?【答案】(1)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既要保障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
、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社会保障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
哪些形式组成,其中,哪个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2)本题设问指向德国《明镜》周刊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谁工作谁就是傻瓜。”意指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
贴与工资差别不大。这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何启示,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既要保障基本生活
,又要有利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