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2课 学习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4-鲁美版.doc,共(3)页,13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8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鉴赏美术作品——比较法》教学设计课题《鉴赏美术作品——比较法》课型美术鉴赏新授课课时1课时时间45分钟课标解读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讨论,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努力
创设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课本第二课内容,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并鉴赏美术作品,通过比较鉴赏的方法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对美术作品的鉴
赏能力。学情分析高中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考学的双重影响下,习惯性的把美术欣赏课视为副课,不重视其学习,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年轻的心使他们不会拒绝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广泛的获取新知识。是否能够把你所讲的内容很好地寓教于乐,是能否达到预期授课目的的首要环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运用比较
法对中外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重点提出美术鉴赏活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习鉴赏作品的横比和纵比法的运用,大体了解作品比较中中国和西方主要美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另外运用纵比法分析理解中国书法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
自行运用比较法分析中外经典美术作品,可以大体运用纵比法对中国书法的时代发展特征进行分析鉴别,培养运用艺术视角观察,运用艺术规律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德情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高雅的艺术欣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热
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热爱生活,体味生活中的美。重点学习“比较”的方法,“比较“不是目的,要运用比较方法使中西古今艺术作品展示出特点,从而深化对作品的感受,提高审美体验与表达能力难点理解美术鉴赏活动中“再创造”的意义评价设计对课
堂上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发言的准确性、积极性等进行及时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帮助;并通过小组间合作交流,进一步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成果与表现。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多媒体教学创意突破教材局限,运用比较方法学习鉴赏经典美术作品,将美术
各种重点类别及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通过本节课进行大体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时间预设教学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呈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思想及设计意图2—3分钟出示罗丹、安格尔、杜尚、蒋兆和、方力钧等不同画家的人物作品图片。出示课题出示电视节目人物形象(郭子睿、张悦轩、王诗龄)导入提问:
欣赏作品图片,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件,并说出理由。引导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引出本课课题。书写板书引导出“有比较才有鉴别”引出本课鉴赏学习的主要方法——比较法学生欣赏、分析、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回答引
导学生对有特点的不同风格美术作品进行初步鉴赏,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求知欲与积极性。让“比较法”深入学生思维,进而有益于整堂教学20分钟出示横比法出示中西不同美术形式(如中国人物与西方肖像)出示该种中西比较的不同艺术形式的相应艺术特点新授横比法
中西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的经典作品鉴赏与特点分析书写板书以中西对比的形式展示每组作品图片,提问:从图片中获得的信息是什么引导学生鉴赏分析并总结学生答案感受欣赏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鉴赏体验让学生先观察欣赏后分析,从体验出发进入到知识
点的掌握,通过老师补充总结加深学生印象,完成对中西经典美术作品的比较与鉴赏审美。3分钟出示作品图片及相应艺术特点知识边学边练连线题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思考分析并回答检测横比鉴赏学习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时间预设教学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呈现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思想及设计意图10分钟出示中国书法各时期审美特点商周尚象秦汉尚势魏晋尚韵南北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朴出示各时期经典书法作品图片新授纵比法书写板书通过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大体讲解各朝代部分代表经典作品的背景及其艺
术特点对照作品图片感受欣赏深入了解思考分析书法的审美特征教师引导与学生鉴赏体验相结合,加深对书法艺术纵向比较鉴赏的体验与感悟3分钟出示历史经典书法作品图片小测验巩固知识提问:相关作品书体、审美特点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能力培养,通过练习反馈学习效果2分钟出示中西人物
画实战演练引导学生鉴赏并总结分析思考集体回答通过实例分析,用比较法鉴赏作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1分钟出示雕塑维纳斯及《清明上河图》课外拓展练习提出“形式美”的鉴赏角度记下作品课后探究将课题延伸到课外,为后面授课做准备2分钟知识结构小结回顾回顾所学加深
认识1分钟动画效果结束语引申情感升华板书设计学习鉴赏美术作品——比较法横比纵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