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2课 学习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1-鲁美版.doc,共(3)页,9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8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习鉴赏美术作品——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授课类型美术鉴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拓展审美观念,体会具象美术作品、意象美术作品和抽象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
、欣赏一系列的视频和图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讨论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小组探究成果,促进学生对于具象美术、意象美术以及抽象美术的理解,巩固学生对概念的建构与掌握。情感与价值观在不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美术作品,能运用一双审美的眼睛积极地看待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教学难点理解美术作品三种形式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总结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程序过程与方法设
计意图导入新课提出问题:眼见真的为实吗?请学生欣赏一组视觉错视视频。引出课题:《图像与眼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讲授新课一、美术的形式语言音乐——旋律舞蹈——动作小说——情节美术的形式语言是图像。二、美术形象的分类根据图像反应客观物象的不同,我们把美术作品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1、具象美术具象小组展示课前预习与研讨成果。学生总结具象美术的特点。教师总结:第一、视觉的真实性。第二、艺术形象的典型性。第三、情节的叙事性。2、意象美术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提出问题:请问这是一幅具象美术作品吗?小组针对提问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学生总结意象美术特点。教师总结:虽然我们可以辨
认出画面上的形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具象美术作品,并形成研讨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分组合作形式在课堂的得以体现,激发学生兴趣。讲授新课象,但它们跟实际生活中的形象有一定的距离,不太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意象小组展示课前预习与研讨成果。出示夏加尔的作品《生日》,体
会画家的内心情感,并引导学生找出通过画面中哪些元素体现出来的。并且对比改变色彩和形象之后的三幅作品与原作比较在情感的表达上是否发生变化?3、抽象美术欣赏作品,谈谈感受,直观区分冷抽象和热抽象。《红黄蓝》蒙德里安《即兴》康定斯基对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简单介绍,强调艺术来源于生
活。抽象小组展示课前预习与研讨成果。学生总结抽象美术的特点。教师总结:第一、完全不可以辨认的形象。第二、最简单的手法,变现最深刻的思想。三、课后任务请以“感恩”为主题画一幅作品。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感恩老师,传授我知识;感恩同学,给予我帮
助;感恩祖国,使我感到自豪……表现形式可以是具象、意象、抽象。后续我们还要办一个展览,届时会展出大家优秀的作品。四、欣赏教师作品,辨认绘画形式,对学生提出寄语。问题的提出,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并讨论,通过欣赏和对比感受意象美术的特点。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尝试通过手中的画笔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
感。课堂小结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多种多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不再用“像不像”去评价一幅作品的好坏,要用你们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和惊喜。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善于观察,你会发现,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有一种美在自然,将千姿百态的万事万物呈现。有一种美在心田,将隐秘的心灵之花开在画家的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