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十一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1-人美版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62.0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十一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1-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十一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1-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十一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1-人美版.doc,共(3)页,6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1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课业类别: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征,从而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

品的艺术风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和鉴赏。教学难点:是四大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其内容涉及较广,艺术风格的比较也较为微妙,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教学方法:展示法,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

学二、导入新课先问同学们:大家对雕塑了解多少?然后简单介绍一下雕塑的基本知识:什么是圆雕和浮雕?有哪些材质的雕塑?三、进入新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雕塑,最能体现其辉煌成就是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由于秦汉以来盛行厚塟,帝王贵族期望

死后升天,仍然能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墓前设置显示地位和权威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塑群;墓中除安放随葬品外还有大量的陶俑。这些作品往往代表了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和与其相关的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

塑艺术成就最高,现存的主要是石窟寺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均以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而成为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1、我们大家先来看一下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秦始皇陵兵马俑。1974年在陕西临潼一个村庄里发现的,据说当时是村民在挖掘井的时候发现的,这样一来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大秘

密就这样重见光日!这些兵马俑雕塑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八千件兵马俑阵容整齐、紧密排列,其中俑人高达1、85米,陶马高约1、60米,而且全部画彩。(但是现在从照片上看为什么会什么颜色也没有呢?那是因为刚挖出

来的时候都是有彩的,但是常年在地下埋着,一接触空气就氧化了。所以,还有一部分没有挖出来埋在地下,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俑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有直接的关系。在奴隶社会时期,残酷的奴隶主死后都要用生前所役使的奴隶来殉葬,他们妄想在所谓的阴间继续奴役人

民的生活,反映了奴隶社会中的阶级压迫,这在奴隶社会前期特别盛行。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奴隶主为了保全劳动力,慢慢的改用泥塑,木雕或者铜铸的俑人来代替活人殉葬,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制陶的发达,就出现了象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样大型的陶俑群。

问:同学们有没有去看过兵马俑?(然后讲述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并拿出一个俑的像让同学们欣赏。)秦陵兵马俑在塑造艺术上采用生动写实的手法,可谓“致广大,尽精微”。依照真实军容军阵编组、排列,各种细节都表现的细致入微。特

别令人叹服的是对俑人神态的塑造,他们的颜面表情,尤其是相貌、发型各有不同,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个地区的人,人物的性格更是刻画入微。还有如同真马一般大小的陶马群的塑造同样精彩绝伦。(让同学们看63页的图片,边看边讲解)秦陵兵马俑显示出秦国“士勇兵利,车坚马良”的强盛局面,充分体现了两千

二百年前我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家们的才能和智慧,是举世罕见的雕塑遗产。2、接着看一下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霍去病墓石雕群问:同学们知道霍去病么?然后简单介绍一下霍去病: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曾经6次大败匈奴,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可惜的是他死的时候仅仅23岁。皇帝

惋惜他的英年早逝便在自己的陵墓(茂陵)东侧,修建了一座形如祁连山的巨大墓冢,以表彰他的伟大功绩。墓前的石雕群中现仅存16件,体积大的高达190厘米长约280厘米,小的高60厘米长约160厘米,采用硬度很强的花岗岩雕刻而成。其最大的特点是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式造型。汉代的雕刻家为了克服雕刻工

具上的局限,特意从深山岩石中挑选到与自己想表现的题材相近的天然石块,做象形雕刻处理。作者灵活运用了圆雕、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使作品中的线与面,粗与细,简与繁的对比关系配合的恰到好处,表现出石雕群雄厚浑朴的气魄,显示了汉代雕刻家在构思和创作中的才智。带领同学们欣赏64页的图片,《

伏虎》、《立马》,边看边讲解。思考与讨论:秦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3、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A、敦煌石窟先回顾过去学过的敦煌壁画的知识。敦煌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一个绿洲里,

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是中国石窟中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处,不仅壁画举世闻名,而且彩塑成就也令人惊叹。现存北魏到宋代彩塑2415尊、浮雕千余身,其中唐代彩塑造像670尊,是敦煌艺术的优秀代表。(带领同学们欣赏65页的图片,194窟的彩塑,菩萨立像,

49窟的阿难像,着重介绍菩萨立像。)这时,要介绍一下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佛教徒称修行圆满的人为佛。意为“觉者”,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但因佛教认为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于是就有了无数的佛。佛像姿态有坐、立、卧三种。而菩萨是佛教中指

修行到了地位仅次于佛的人,是辅助释迦牟尼或其他佛弘扬教化的,重要的有文殊、普贤、大势至、弥勒、地藏等菩萨。佛像要端正肃穆,菩萨则柔丽慈祥。佛的衣着要求单纯朴实,而菩萨则讲究华美庄重,多为美女型。B、云岗石窟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依山凿窟,东西

绵延一公里,创建于北魏文成帝年间。其中以北魏孝文帝命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昙曜五窟”(第16-20窟)最具代表性。这五窟的主尊的形象是以北魏道武帝至文成帝五世皇帝为象征的,目的是为皇帝祈福,体现出皇权与神权相结合的艺术追求。第二十窟大佛是云岗石窟最著名的雕像(重点讲解)。C、龙门石

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城南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东山。创建于北魏,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总计窟龛2137个,大小雕像约10万尊,碑刻题记3600多品,其中以北魏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奉先寺为典型。龙门北魏时的雕塑造像风格

与云岗有很显著的区别:人物造型秀丽敦厚,鼻如悬胆,不象云岗的直眉高鼻、雄伟高大。而且服饰多是具有文士风度,不同于早期那种通肩或右袒以及紧贴身体的印度、西域式。这说明汉化的趣味明显,反映出佛教雕塑艺术风格的进一步本土化。问: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龙门石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解一下,重点介绍奉先寺造像。同时拿出旅游时拍的照片让同学们欣赏。)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龛造像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雕塑群,共有主像卢舍那佛、菩萨、弟子、天王

、力士等9尊雕像。中间主像卢舍那佛高17、14米,菩萨高13米,弟子金刚高10米。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意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据说它的样貌是根据武则天的样貌来雕刻的头高达4米,耳长1、9米头上有波状发髻。(带领同学们看书上66页和

67页的图片并讲解)整体上看,卢舍那佛龛造像规模宏大、气魄非凡,是中国化的佛教石雕像,体现了大唐盛世国力的强大、文化的繁荣和雄强、奋进的民族精神,也反映出当时雕刻家的精湛技艺。D、麦积山石窟它位于甘肃天水县东南45公里处

的秦岭山脉西端。因开凿石窟的山峰平地而起,形如麦垛,故得此名。创始于十六国后秦,泥塑像、石雕像7200余尊,以泥彩塑像为主,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其中,北魏、西魏时期的彩塑最具代表性,彩塑形象呈现出“秀骨清像”的典型风格,赋彩素淡

典雅。而且雕塑者摆脱了幻想中的神的束缚,创造出动人的富有生活感情的形象。(带领同学们欣赏67页的图片并讲解)思考与讨论:不同的朝代的菩萨为何各不相同?分析68页的三个佛头,说说它们的造型特点。4、伫立千年的一群美丽少女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彩塑侍女群像是全国著名的宋代彩塑,它是与

宗教有关的祭祀建筑中的塑像。殿内共有43尊彩塑,有33尊是女侍从像,她们手持日常用品,各守其职。体态优美,不仅注意避免人物形态和服饰的雷同,她们有的捧着妆盒,有的拈着供花,有的玩着手帕,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出宋代造型艺术倾向于世俗化和现实化的发展。(带领同学们欣赏68页

的图片并讲解)四、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欣赏并了解了中国最伟大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要把握不同雕塑作品的特点,不要混淆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同学们还是去这些名胜古迹亲身去感受一下中国古代雕塑的魅力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2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