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绘画《第三课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教学设计1-人美版.docx,共(4)页,559.88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0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水墨画荷》课型:美术绘画课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荷花的基本水墨画法。2、尝试、探索中锋和侧锋这两种运笔方法在水墨画荷中的应用。3、用水和墨调出深浅不同的墨色,体验中国画的笔
墨变化,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墨色的浓淡变化,中锋、侧锋两种用笔方法,墨荷的基本画法。教学难点:墨色的调和。学习材料: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画作。教学过程:一、导
入新课(2分钟)欣赏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第一张,荷花似开未开,颜色粉嫩,宛如一位娇羞的少女。第二张,荷花则坦诚地展开全部花瓣,含情怒放的花瓣像火炬一样高高挺立,探出的花蕊,纤细嫩黄。第三张,成形的荷叶颜色碧绿,像一把撑开的雨伞。第四张,荷塘一角,在阳光的照映下,荷叶与荷花交相辉映。自古
以来荷被誉为花中君子,高洁的品质和脱俗的气质一直被历代文人所赞颂,其中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二、讲授新课(20分钟)(一)不仅文人喜欢赞颂荷,画家们也常把荷作为创作对象,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把荷表现出不
同的美感,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绘画作品中的荷。(3分钟)欣赏作品1、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比较绘画作品中的荷与生活中的荷有什么不同?2、讨论:仔细看看作品是用什么绘画工具、材料表现的?都用了哪些画法?3、介绍本课用的工具材料:生宣纸,毛笔
、墨汁、中国画颜料(曙红)、调色盘。(二)荷的主要组成部分及荷的基本水墨画法(15分钟)1、荷的主要组成部分(ppt分解图)(1分钟)荷花:花、花茎;荷叶:叶、叶茎。2、画面的构图(1分钟)花朵放在醒目的位置,叶子面积稍大,倚在花的旁边。花茎和叶茎交叉角度不要过大
,有长短、粗细、浓淡、枯湿的变化。3、分析绘画作品中荷的画法(ppt演示、教师示范)(10分钟)(1)、荷花的画法:曙红颜色画花,侧锋用笔画组合花瓣,花茎用中锋勾。(2分钟)(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画荷花组合时,花瓣的数量左右不要对称
,可一边多,一边少,因为透视的关系,花瓣的宽窄也要有所不同,要有变化多样的姿态。画花茎、点毛刺用中锋。(学生练习,教师辅导。)(3分钟)(2)、荷叶的画法:勾叶脉、画叶茎、点毛刺用中锋,铺画荷叶用侧锋。(2分钟)(教师示范、讲解)。画荷叶一般
要求边缘实、中心虚。叶脉附近不可添满,多留空白。笔腹吸水,笔锋蘸浓墨侧锋按墨色浓淡顺序铺画荷叶,叶的边缘显露笔触,尽量不加或少加修饰。(学生练习,教师辅导。)(3分钟)中锋侧锋4.知识小结: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是中国画造型手段之一。墨色的变化是通过水
和墨调和出来的,同等份量的墨色,水的比例越多墨色越淡,水的比例少墨色就浓。笔中含水量的差异有干、湿、浓、淡的变化,产生了墨分五色的说法。知识延伸:墨分五色,中国画技法名,语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焦、浓、重、淡、清。”(2分钟)(三)作画步骤(展板出示步骤图)(3
分钟)1、构图。定好荷花和荷叶的主要位置后,勾勒叶脉。2、画叶。笔腹吸水,笔锋蘸浓墨侧锋铺画荷叶(浓淡顺序画叶),中锋勾画叶茎。3、画花。曙红颜色画花,画花瓣组合侧锋用笔,中锋勾画花茎。4、根据画面需要,添画花骨朵儿、卷叶和积水。三、作业布置(15分钟)学生作业:画一幅墨荷,或彩墨荷花。学生
构思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介绍,教师、学生共同评点,画面构图是否合适,笔墨是否有特色,表扬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四、本课小结(3分钟)本课通过水墨荷花的学习,了解了中国水墨画用笔、用墨、用色的基本技法。花和叶都需要侧锋用笔,其中荷花用中国画颜料(曙红)侧锋画花瓣,而叶子的大块墨
色有浓淡变化,需要侧锋用笔蘸按墨色的浓淡顺序铺画。花茎和叶茎都用墨色中锋勾勒。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就学到这里,中国水墨画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古人画画多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今天我们学习画画不仅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还可以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课余时间同学有兴趣可以花点时间的
去体验中国画的笔墨变化,发挥想象力,变换作画的构图、颜色以及的其他,得到的画面效果会有更多的趣味性。(展板出示多幅示范习作)注:请同学们整理桌面,平铺画纸,毛笔放在笔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