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工艺《第三课 美丽的彩衣 陶艺装饰和烧成工艺》教学设计2-人美版

DOC
  • 阅读 55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 页
  • 大小 119.0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工艺《第三课 美丽的彩衣 陶艺装饰和烧成工艺》教学设计2-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00 元
【这是免费文档,可以免费下载】
/ 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工艺《第三课 美丽的彩衣 陶艺装饰和烧成工艺》教学设计2-人美版.doc,共(1)页,1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9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美丽的彩衣服——陶艺装饰教学设计课题:选修课(人美版)课型:手工课教育思想或理论支撑:此选修课程是根据高中美术必修课的主体内容和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进行开发的美术课程。同学们在拥有了陶瓷鉴赏知识的背景下

,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这门美术手工实践课。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美术语言表述能力,而且还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耐心、专注、逻辑思维、合作认识和审美能力。我校通过选修课程对必修课程进一步的解读分析,在应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让美术手工课成为孩子们高中生活的一

部分,成为他们多彩人生的一部分,成为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教学模式提炼:欣赏—示范—创作—再欣赏—总结课前准备:陶泥、泥浆、陶艺工具(碾锟;雕刻工具;印模;保鲜膜;)、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制作过程中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流程欣赏——讲授法;演示——直观法;创作——表现法;点评——直观法;让

学生了解、传承古老的制陶工艺,增加民族自豪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突破办法陶艺装饰方法:“贴、印、刻、划、剔”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互相建议及帮助,教师总结归纳;教学难点突破办法制作流程教师耐心讲解并示范,告诉学生要用心创

作。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情景设计设计意图一、学习陶艺装饰概念和技法“贴、印、刻、划、剔”。二、教师演示Eg:鱼形泥板三、鱼形泥板创作四、总结归纳导入:陶艺坯体图片,引出主题“美丽的彩衣——陶艺装饰”教师利用图片联想、开阔思维法,进一步学习与运用陶艺装饰技法,再利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做选择题,加深印

象。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学生谈收获:学生自评,教师总结。其中创作过程要有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嵌入教学过程的表现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注意评价的灵活性;评价时将学习态度、实验设计、与人合作、自主创新、积极交流、学习成果等同时纳入考察范围,不要重结果轻过

程,更不要只流于表面,而不关注学习实质和效果;注重作品的科学性、可行性;重视设计作品的思维方式。努力让评价更科学、公正,并结合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和民族智慧来总结本课的内容。1.学生快乐原则:发挥学生喜欢泥巴的天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2.知识渗透

原则:把陶艺文化的背景资料融入教学中,把陶艺知识结合到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中。3.教育原则: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发挥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制作能力,结合陶艺的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动手实践原则:提供泥巴和时

间,使学生在接触泥巴的过程中熟悉泥性。4.创造审美原则:引导学生欣赏和模仿优秀的陶艺作品,并大胆创造自己的作品。5.评价原则: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对学生在美术活动表现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

的陶艺作品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提供学生展示自己才艺的空间。在学校定期开展陶艺展。让在创作中思考,多变的造型,体会欣赏与被欣赏的欣喜;体会手工学习的乐趣;;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板书规划一、陶艺装饰的概念与技法二、教师示范三、创作四、总结课后反思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应再多一些具体步骤具

体指导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