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设计《第六课 破蛹成蝶——服装设计》教学设计3-人教版.doc,共(6)页,4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2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服装设计的构思与表现》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设计》第六课《破蛹成蝶---服装设计》的内容。1.教材分析在前面的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服装的基本概念以及服装从古到今的基本转变。而这节课则主要让学生了解服装
设计的基本构思与表现方法,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导学案了解了服装设计的由来,而服饰设计在构思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设计师想要设计表现出自己喜欢的服装又该了解哪些要点也是学习的必要内容。2.学情分析高中的学生已经有懵懂的对
个人形象,对他人眼光,对服饰,对审美的基本判断能力,但对服饰的了解仅限于通过网络,书刊杂志等社会信息得到的时尚跟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会学生了解服装构思和表现的同时,也能清晰的认识到服饰对个人形象的直观反映,各类服饰对不同场合的重要性;更需要教师引导青春期学生正确
的审美观与价值观。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学内容,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服装构思在概念形成之初该注意哪些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作用,服装设计的具体表现方法,服装设计图的绘制。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个体或群组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自主分析,
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绘制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服装运用的标识性和重要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创作能力,促进发散思维的
培养。二.说教法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课课程设计如下:1.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中各职业人群的服饰比较,学生能形象的分析并得
出结论:服装在构思之前应考虑对应的人群,场合,季节,体型等要求,同时得出服装具有一定的标识性。2.分组讨论质疑法:更直观的让学生在讨论质疑中总结出所要学习的内容。3.分组绘制竞赛法:在教师的辅助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创作与发散思维的培养。2.课时安排:1课时3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应具备高效课堂分组模式以及各组答题小型黑板,教科书,本课导学案。三.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观看视频,导入新课1.首先让学生观看电影《时尚女魔头》中女主角职业装服饰变换的视频片断,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这部电影没,清楚这段视频主要体现的是什么吗?学生讨论抢答,第一人抢答后,由其他同学补充:这部电影是《时尚女魔头》,主要是说女主角在一个时尚杂志社工作时的一个蜕变过程,而这段视频则主要体现职业套装和时装的魅力。2.教师点评并继续提问:这则视频上
出现的服饰看起来漂亮吗?跟我们现在所穿着的服饰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里?学生讨论,回答:漂亮,适合工作在正式场合或比较严谨的场合穿着,跟我们现在服饰的区别,面料,价格,对应场合…….。(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视频学引起学生的兴趣,将课间休息兴奋
的心情转移到课堂间来,以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这则视频能用很短的时间激起学生的共鸣,对以后工作场景的憧憬以及想要对这类审美知识系统了解的迫切渴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由此引申的一些话题也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让学生和老师成为讨论的朋友,而不是授课于被授课的对立)第二
环节:观察分析,讨论回答(1)首先:综合前面的讨论,来观察以下所示四副图片(校园的学子,流水线的工人,结婚的新娘,歌剧的演员)让学生思考:如果你们是一个服装设计师,你们在构思一件服装的时候,要给自己的设计定义个基本的范围,需要收集那些
信息?学生:一分钟讨论,学生示意回答补充。(大部分学生会回答,性别,职业,身高,等等。。。)教师点评总结:服饰对应人群,服饰运用场合,服饰穿着季节,穿着者体型或演出服等特殊要求。(2)德育渗透:教师问: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
确定某些服装具有一定的标识性,譬如学生制服就能明显让群体以外的大众对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分类,而大家作为一名中学生,能清楚的知道中学生在个人形象上该注意哪些要求?统一的制服穿着对学生本身而言,又有哪些作用?学生讨论回答:穿校
服统一,不能穿过于暴露的服饰,不能穿高跟鞋不能化妆等等……。教师总结:过于暴露的服饰,高跟鞋,化妆品对学生心理生理,学生安全的影响,宽松的校园制服则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制服标识性的作用让大众对学生有一个认知上的保护态度。统一的制服可以加强学生
的集体荣誉感,同时有效遏制学生攀比之风的出现。(本环节设计的意图:开题简单的问题抢答即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分析大多数学生对本课话题了解的程度,同时教师在恰当的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引导青春
期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不受社会所谓时尚影响而盲目跟风,更为明显的优点是在宽松的氛围进行德育渗透也不会引起学生抵触。)第三环节:观察学习,分组质疑通过图片让学生思考问题:服装设计在确定构思的范围之后,具体的表现方法分为哪些,这些表现方法对服装各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分组回答,第一组回答后,由其他组成员补
充质疑:表面的装饰,图案,花纹,颜色,形状,款式…….包括这些对服饰效果造成的影响。教师点评总结:从表面装饰来看就是点,线,面,图案的穿插运用,从颜色的角度来讲就是深色,浅色的搭配,从款式或外型角度来讲就是对称,反复,切割等因素。(本环
节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抢答质疑,既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所有的学生能不由自主的投入到这个氛围中,而质疑的存在,更是加深了学生学习的深入感)第四环节:创作活动主题:那么在我们了解了服装的基本构思和表现方法之后,我们分组协作来给我们各组画一个最喜欢的服
饰,并说一下我们的服装构想。(15分钟)(1)学生在绘制完之后,直接示意举手展示并派出代表讲解。其他组成员评价。(2)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集体绘制,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各自组的创作中,出谋
策划,集思广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有的学生特长发挥的更为明显)第五环节:高效课堂得分评比(1)根据课堂表现,按高效课堂得分标准,教师酌情给予各组各成员得分,并公布出本节课最佳合作组,最佳设计组,最佳个人奖。(2)教师就
本节课表现对学生进行鼓励总结。四.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展示引导,小组合作讨论抢答,分组探究质疑等方式,即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入课堂,也加强了协作能力和竞
争意识的培养,而德育渗透则更是体现教师人文教育的点睛之笔,而在展示作品中则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评比公布最佳合作组,最佳设计组,最佳个人奖并给分。整个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当然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对每位学生的指导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个人作品也不能一一展示。而且由于个体差异
,导学案的预习也是课堂任务中对个别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大的考验,这些不足都是我们需要改进和引导的地方。说课人:段入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