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五课 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PPT课件2-人教版.ppt,共(40)页,7.74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1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赏析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雕塑一导学部分---佛是谁???佛是谁?•释迦摩尼佛是第一位佛吗?二质疑部分---他是谁?•卢舍那佛从何而来?《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金刚经》《楞严经》《华严经》《梵网经》等卢舍那佛从何而来?---佛的三身变化毗卢遮那佛卢舍
那佛释迦摩尼佛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如:客观自然法则如:被揭示出的规律如:人们需要的具体书本龙门石窟在哪里?伊河香山龙门山河南洛阳龙门山龙门石窟简介:•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公元493年),之后历经隋、唐、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从而形成了长达
1公里、具有2300余座石窟、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的石窟遗存。三点拨部分传说卢舍那佛像与武则天长相极为相似卢舍那佛像群的整体格局卢舍那佛弟子阿难弟子伽叶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天王(残缺)金刚力士(残缺)多闻天王足踏药
叉鬼金刚力士护法神供养人女供养人探讨卢舍那佛像的艺术特点分组讨论:•1、佛整体特色是什么?•2、佛眼有什么特色?•3、佛鼻有什么不同?•4、佛嘴有什么特点?•5、佛衣有什么感受?•6、雕刻方法有哪些?深入探讨卢舍那佛像的艺术特点•卢舍那:光明普照•建造时间:共25年(
贞观650-675年)•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1、你认为佛像的整体特色是什么?整体特色:目光慈祥,嘴边微露笑意,正身端坐。显出内心的慈悲与安宁。体现了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福慧双修,悲智双运的修行理念。
深入探讨部分:注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用自己纯净的心去感受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的存在,升起同体同心之感。为一朵鲜花的凋零而感叹,为一只小鸟的死去而悲悯。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本善)。•同时也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的关心与担心。这是一种可贵的宗教情怀。深入探讨部分:注解:
福慧双修悲智双运•《弟子规》启示:人要小时候惜福,长大了造福,年老了就能享福。•福:仁厚的德行。悲:慈悲心,慈心和悲心。智:觉悟通达。•雕像给人的整体感受就是福慧悲智•看来只有深入了解了佛教,才能真正读懂佛像雕塑体
现的整体含义。2、你认为佛眼有什么特点?禅定中的佛眼•印度犍陀罗佛像(公元3-5世纪)佛眼半闭佛眼睁开眉如弯月禅定中的佛眼•凤眼悠长,目光深敛。•禅定是一种非常寂静清净的状态。好像心灵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而自己全然不知。金刚经曰: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
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为不被假象干扰,安定内心,澄清心智。•此形像体现了佛教的一种禅定修行方法。3、你认为佛鼻有什么不同?佛像的鼻子特点比较:宽额高鼻鼻短不高宽额高鼻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印度犍陀罗佛像4、你认为佛嘴有什么特点?佛像嘴巴的比较:云岗印度犍陀罗麦积山龙门唇薄唇薄唇渐厚唇厚5、你对佛衣
有什么感受?佛像衣饰的比较:麦积山佛像宽衣大袖飘逸洒脱云岗佛像纹饰细腻体态雄健龙门佛像轻纱曼抚体态丰盈6、你观察到的雕刻方法有哪些?雕刻手法分析:龙门石窟卢舍那佛是浅浮雕细密的雕刻背景图案,高浮雕雕刻佛像及众菩萨。浅浮雕高
浮雕雕刻手法分析:•文殊普贤菩萨的法冠上出现了镂空雕刻的手法,让人惊叹。镂空雕刻雕刻手法比较:云岗以细密浅浮雕为主麦积山以彩绘为主龙门高、低、镂雕集大成者卢舍那佛艺术特点总结:(一)•整体十一尊造像,高度逐渐降低,形成一种众星捧月的艺术效果。更突显
了卢舍那佛像的威严气势。卢舍那佛艺术特点总结:(二)•造型特征、面容仪表都具有唐代独特的审美特点。大度华贵。佛像图片窟名云岗石窟(北魏)龙门石窟(唐朝)麦积山石窟(北朝)艺术特点眼长鼻高雄伟健美(男性美)弯眉圆脸圆润慈祥(女性美)颈短肩宽体态硕壮(唐造像的基础)横向比较
探讨部分:四、训练部分:找相同气质的形象代言人!试一试:动手画个你心目中的佛像!要求:必须体现所学三种佛像造型的一种。试一试:动手画个你心目中的佛像!要求:必须体现所学三种佛像造型的一种。卢舍那佛像意义---东方的蒙娜丽莎•龙门石窟在中国
数千年的发展长河中融会了中外民族艺术之精华并在唐朝达到了顶峰,而龙门的卢舍那大佛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也成为世界雕刻史上的经典,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卢舍那佛像意义---东方的蒙娜丽莎•卢舍那佛像对研究佛像的发展史,佛教的兴衰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
国被第一批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国宝,是全人类的财富。五、总结本课架构•一、佛教的背景知识•二、卢舍那雕塑群的介绍•三、卢舍那佛像特点的比较分析•四、龙门卢舍那佛像的意义与价值欢迎欣赏!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