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

DOC
  • 阅读 6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2.000 KB
  • 2022-1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doc,共(5)页,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83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歌曲《阳关三叠》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阳关三叠》。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古曲《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引起学生对我国古代音乐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2.能用连贯的气息、柔和的声音和充满友爱的情感演唱歌曲《阳关三叠》,体会歌曲忧伤、惜别的情绪。3.结合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理解

歌曲中所表现的对友人无限关爱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古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并能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和好友分别,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寄托你的思念呢?生:可以打电话。生:写信、发邮件或为他点歌。师:那你知道有哪

些表达友谊的歌曲呢?生:臧天朔的《朋友》。生:《友谊地久天长》。生:周华健的《朋友》。师:你们说得很好,其实古代也有很多表现友谊的音乐作品。我们今天一同来欣赏一首描写友谊的古曲:《阳关三叠》。我们先来听一遍,请你们听后告诉我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板书课题)2.播放歌曲《阳关三叠》。

3.初听歌曲谈感受。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生:忧伤、苦闷。生:低沉的情绪,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感。4.读歌词。师:大家说得很对,现在我想请同学们读一遍歌词。(学生读的时候,强调歌词每句语气和声音上强弱

的变化)师:大家读得很好,这段歌词实际上是来自一首唐诗,谁能告诉我这首唐诗是谁的什么作品?生:这是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语文课我们学过。师:这位同学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这首古诗正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时为诗配乐进行演唱十分盛行,很多古诗都被合乐而唱,《阳关三叠》也是其中之一。那么,谁能告诉我原诗描绘了怎样的情节呢?生:原诗表现了送友人去关外服役时那种难舍难分、依依惜别、叮嘱友人珍重的情节。师:谁能为我把古诗翻译一遍?生:全诗的意思是:清晨一场细

雨使渭城空气格外清新,旅社那么明净,柳枝也像梳洗了一番,请您再干了这杯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师:非常好,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按照刚才我们读歌词时强调的语气和强弱变化合着音乐的旋律朗诵一遍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教师伴奏,学生朗读)师:你的感情很投入,老师都被

你感染了。5.了解三叠含义。师:那么我想再问一问同学们,你认为《阳关三叠》名字中的三叠是什么意思呢?生:我觉得“三叠”是三种感觉。生:反复唱3次。生:我认为歌曲分三个段落。师:同学们都很有想法。其实这首《阳关三叠》因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原曲分成三大段,由于

将一个曲调变化叠唱了三遍,故名三叠。教材中选用的是一部分,也就是其中的一叠。师:这首歌曲是根据《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谱写的,但歌词部分比原诗要长,我们来读一下后面的部分,“遄”这个字念chuán。(学生读)师:“遄行”是指“一路上你要快快地

走,快快地走”,寄托了对友人无限关爱之情。“长途越渡关津”指遥远的旅途要穿越多少关山、渡口!“历苦心,历苦心”是指要经历千辛万苦、千辛万苦,“历历苦心,宜自珍”指再累再苦啊,你要自己保重,自己多多保重。6.学唱歌谱。师:下面我们分句来学唱歌谱。(师弹琴分句教唱,强调每句旋律走向上的强弱变化)师:

注意“遄行”句八度音程的音准,第二个“遄行”比第一个多了一拍(生唱);注意“历历苦”的重音记号,通过力度变化表现对友人的关切,唱准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生唱)。师:我们把歌谱连起来唱一遍。(学生

演唱歌谱)7.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师:大家唱得很好,现在老师把歌词加上,为大家演唱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的范唱,注意体会歌曲中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教师范唱)8.引导学生用流畅、圆润的声音学唱歌曲。师:请同学们用“Lu”

随琴声哼唱歌曲的旋律,注意歌唱的状态(1-2遍)。(师弹琴并指导,注意半打哈欠的状态、气息的支撑、嘴唇放松、音色优美、注意乐句的呼吸。)师:请同学们有表情地用流畅、圆润的声音来唱一遍这首歌(学生用流畅、圆润的声音填词演唱)。师:“柳色新”暗示离别在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

习俗,故唐诗宋词中常有借杨柳以寓离别意,演唱时带有依依惜别之情。(生学唱“客舍青青柳色新”句)师:“遄行”这里八度跳进,音乐情绪激动起来,与前面形成对比。(生唱)师:这首歌曲表现出了作者当时非常复杂的情感变化。你觉得都有什么样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音乐

表现出来的呢?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生:作者很悲伤、惆怅、苦闷。生:歌曲一开始很柔和,音区比较低,作者的感情很含蓄,“遄行”句音区突然变高,好像是积聚在心中的情感瞬间爆发。生:作者很痛苦、哀愁、忧郁,歌曲通过低沉的音调、稀疏的节

奏、缓慢的速度来体现。师:你的发言很有独到之处,也善于发现问题,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名句,结合歌曲的音调,表现的情感可以说是“情真意切”。师:能唱一唱吗?(生唱)师:是的,这一句表达了深厚的情感意蕴,作者与朋友此前虽已多次同

饮,现在依然离情难舍。“西出阳关无故人”,蕴涵了对友人前路珍重的真诚祝愿,情韵深长。还有其他想法吗?生:歌曲结尾选用了附点节奏,再配以3个“历苦辛”的歌词,表现了作者叮嘱友人“事事珍重”的情感。师:请大家注意观察每句古诗最后两个字的音

高(手指歌谱)都是相同的,这种同音重复似有千叮万嘱的意思。(教师范唱前两句,加入表情)师:让我们跟伴奏声情并茂地来歌唱一遍。(生跟教师伴奏演唱)师:这次演唱得要好些了。9.小组讨论:古诗与歌曲的联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拓展

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师:下面我想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与歌曲《阳关三叠》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古诗节奏与歌曲节奏。(2)古诗韵律与歌曲旋律。(3)古诗与歌曲的情感表达。学生讨论。师:第一小组同学已经完成了老师布

置的任务,你们的速度非常快,那你们来说说吧!生: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起伏,跟朗诵诗时的节奏、旋律差不多。师:三组你们还有补充吗?生:朗诵诗的节奏和音乐作品的节奏都是很缓慢的,韵律也相似。师:诗词在我国古代称为诗歌,可见诗与歌是有密切联系的,如《诗

经》就是古代的诗歌总集。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可见这些诗歌在当时都是用琴、瑟之类乐器伴奏着歌唱的,但音乐早已失传了。所以本课学习的歌曲中,诗是音乐的核心,而音乐则是诗的灵魂。诵读诗句时,可以借助音乐来感受诗的韵律和情

感;演唱歌曲时,则可以通过诗中的文学艺术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音乐美和艺术美。师:哦,你们组还有?生:我们觉得古诗加上曲调更悲伤,比原诗更显得凄凉,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感,激起大家共同的情感共鸣。生:表达情感更深沉。10.总结。师:说

得很好。古诗和歌曲虽然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层次上也不尽相同,正如古人所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在内心中动了情感,就用语言表现出来;当语言不足以表现情感时,就要唉声叹气地表现它;当唉声叹气不足以表现时,就用歌唱的

形式表现它。所以说音乐产生于语言的尽头。师:那么最后我想让大家想一想同学们曾经共同走过的日子,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彼此的友谊,一起来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在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师生随伴奏演唱)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