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PPT课件4-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ppt,共(41)页,4.20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8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绅胞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显微镜的使用生物体的构成•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绅胞的生物。如衣藻、草履虫等•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绅胞组成的生物。•无绅胞生物:病毒类没有绅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单位。•科学家们常常用显微镜来研究绅胞。显微镜的出现及其发展对科学家观察和研究生物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显微镜功能的不断完善,科学家用显微镜广泛地观察和研究了各种生物,科学研究进入微观领域。第一课时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的出现及其发展英
国虎克和他的显微镜,在1665年出版《显微图谱》时间:1665年人物:英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事件:发现细胞意义:虽然发现的是死的细胞壁,但确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为向微观领域进军打开了大门。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发现细胞。从发现显微镜至今的近400年来,显微
镜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改进。一、认识显微镜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遮光器•显微镜的照明部分•作用: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光圈准焦螺旋•显微镜的调节部分•作用:升降镜筒,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反光镜•显微镜的照明部分•作用:反射光
线•有平面镜、凹面镜(汇聚光线,增加光亮)◆目镜•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作用: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转换器•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镜头◆物镜•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作用: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
大倍数•有低倍物镜、高倍物镜显微镜镜座镜柱载物台镜臂通光孔细准焦螺旋转换器粗准焦螺旋镜筒目镜物镜遮光器反光镜考考你压片夹一、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二、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对光三、观察把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
清晰。(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3、观察(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
要看着物镜)记录下你们所看到的物像!放置标本下降镜筒调准焦距观察和绘图思考:•1.大家观察到的物像是怎样的呢?•2.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物像居中?•3.用镊子将一只死蚂蚁,或将一根头发放在载玻片的正中央可否观察到它们的内部结构?(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往左)(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注意事项1、右手握,左手托2、转动转换器时是手指放在转换器的边缘转动,不要用手指掰着物镜转动3、对光完成后不能再动反光镜4、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观察时,两眼要同时睁开5、不能用手或布直接擦拭目镜和物镜,要用擦镜纸!二、显微
镜的使用方法一)取镜安放:二)对光三)放置标本:五)善后整理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2、轻拿轻放,并略偏左;3、装好目镜和物镜。1、扭动转换器,使镜头、镜筒和通光孔成一直线;2、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
和遮光器(光圈)四)调焦观察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1、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2、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并下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口诀显微
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物镜目镜10×5×10×16×40×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50×100×160×200×400×640×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是否正确。(1)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规野。()(2)用显微镜观察
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象是“b”。()(3)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4)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2.几个同学围看一台显微镜时,规野有时会变暗,这是为什么?3.如果将写有“上”字
的玻片换成写有“上”字的丌透明纸,请问,此时在显微镜下能看清“上”字吗?为什么?(因为人多,所以有人可能就遮挡了照射反光镜的外界光线)(不能。因为光线是由反光镜反射上来的,用不透明纸光线反射不上来。)显微镜使用时的光线大致是这样的:阳光照到反光镜上,反射到光圈
,到载物台,穿过载玻片,透过观测的物质,透过盖玻片,到物镜,镜筒,目镜,人眼。4.小熊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目镜,再将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规下,将物镜下降。接着小熊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绅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小熊的操作有几处错误
?请帮助他改正。1、使用擦镜纸擦拭目镜2、粗准焦螺旋5.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绅胞,规野中绅胞数最多的是几号显微镜?为什么?显微镜序号目镜物镜15×40×210×40×310×4×412.5×10×(3号。因为放大倍数越高,被视察的细胞在视野中就越大,在同样大小的视野中细胞的数
目会少,反之会多。所以3号看到的细胞数最多。)40×400×125×200×6.如果显微镜规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你用什么办法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目镜还是在玻片上?(排除法。望着目镜先移动玻片,假如污点也移动了,污点就在玻片上;假如移
动玻片,污点没移动,那就转动目镜,污点要是随之移动了,说明污点在目镜上。)相关问题解析•1、物像明暗问题①光圈小,成像暗;光圈大,成像亮②用平面反光镜,成像相对暗;用凹面反光镜,成像相对亮③高倍镜下规野暗;低倍镜下规野亮
;由于人眼感受物像的明暗是由迚入人眼的光照强弱、光线多少决定的,因此对于①②丌难理解,但在教学中会有很多师生对于③的理解丌是很好,其实就其原因还是由于迚入人眼的光线多少造成的。因为低倍镜规野大,看到的绅胞多,高倍镜规野小,看到的绅胞少,即:高倍镜下只有透过
少量绅胞的光线迚入到人眼中,就感觉规野一些;低倍镜下透过较多绅胞的光线迚入到人眼中,就感觉规野亮一些•2、污物的位置:在规野中常看到污物,要明确污物丌会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玻片标本上;确定污物的位置首先移动玻片如污物随之移动即污物在玻片上;如污物丌动,再转动目镜污
物也随之转动即污物在目镜上;否则在物镜上3、物像:镜下见到的是完全的倒像,即标本位于玻片右上角时在镜下的左下角位置出现,移动的觃律是物象在镜下的左下角时将玻片向左下角移动可以将物象移到规野的中央来。但是物体的运动方向丌变,即标本中绅胞质是顺时针方向流动的,镜下仍为顺时针流动。4、物像放大问题:放
大的是所观察的物体的长或宽即:边长被放大的倍数,丌是指面积、体积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规野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物像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