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PPT课件-七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ppt,共(19)页,3.73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1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辽海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军旅之歌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朝阳市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二级教师马志超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创作于1848年,为了献给奥地利军事将领,民族英雄,拉德斯基将军而创作。此曲旋律欢快,此曲共分两部分,对比鲜明,整曲轻柔、优美
、动听。新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1965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由军委主席邓小平命令定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进行曲:用于伴随步伐前进的音乐,多用偶数拍子,如2/4、4/4,音乐节奏鲜明,速度中
等,轻重音交替整齐,常为三部曲式结构,中段较为抒情。常用于歌剧,交响曲及奏鸣曲,以增强赞颂、礼仪等宏伟气氛,也有用于婚礼、葬礼中。管乐队:也称军乐队、铜管乐队。一般不包括弦乐,是由木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长笛、短笛、萨克斯等),铜管乐器(小号
、圆号、长号、低音号、大号等)和打击乐器(马林巴、木琴、锣、鼓、镲)组成的吹奏乐队。始于15世纪德国,是军队生活的常备部分。实践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品由铜管乐演奏,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当,勇
往直前的军威。不再现单三部ABC《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开始由简明号角式引子,同音重复,节奏铿锵。《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A重复变化重复,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曲调性格坚韧。象征着人民解放军坚毅,沉着的行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BA段的变化重复,出现了连续的上行模进,把歌曲推向第
一个高潮。模进:也称移位,指的是旋律在不同高度上的重复,是一种旋律发展手法。同调模进和转调模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C在紧张激进的情绪中,出现了抒情音调,使乐曲更具有革命乐观主义色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最后,结合引子音调,节奏。推出排山倒海般的豪情音调,在奔腾向前的气势中,
结束全曲。课堂展示引子:节奏铿锵结束句倒装:排山倒海般的豪壮,奔腾向前的气势A:重复,变化重复,连续切分音,曲调性格坚韧B:上行模进,第一个高潮C:紧张激进转抒情结束句:排山倒海般的豪壮,奔腾向前的气势中结束《中国人民解放
军进行曲》课堂总结1、学习了新的音乐体裁——进行曲。2、了解了管乐队。4、分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从中学会了如何对一个作品进行赏析。3、学习了一种新的旋律发展方法——模进。《骑兵进行曲》前半段由晨耕创作,后
半段由劫夫歌曲中的一个主调,作为副主题。晨耕,1937年参军,曾有过半年的骑兵生活,对骑兵在原野上奔驰,在森林里的各种生活经验体会很深,所以创作这首乐曲。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