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6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1.941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4)页,21.94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1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总体来看比较简单,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一是什么是天气及天气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但课本上这部分内容比较陈旧、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我进行了加工整合,以图片的信息呈现给学生。并且对什么是天气,如何区分天气与气候进行重新解读。二是认识常用天气符号,会看天气预报。这里难度不大,因此设计了几个活动,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

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2.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2)通过抢答、角色扮演,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3)通过对天

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三、学情分析1、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

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①初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渐发展。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前段

的学习,有一定基础。3、学生学习动力分析初一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

懂简单的天气图。教学难点:天气符号的应用。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启发引导法。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生共同欣赏一段有趣的动画片主题曲《雷欧之歌》,想一想这是什么动画片?歌词描述了什么?学生:边听边思考,争先恐后地回答:海尔兄弟,歌词描述了天气变

化。设计意图:以动画片《海尔兄弟》视频歌曲导入,创设真实吸引学生学习的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十几岁孩子的心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承接:什么是天气?它与气候有什么不同?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多变的天气》。【引导发现、探究点拨】1.天气及其影响。课件:播放出

示一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配有有趣的录音).教师:生活当中,你留意过哪些天气现象呢?四组图片分别是什么天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谈论天气的呢?这时,让学生看窗外,描述今天葫芦岛市的天气情况。学生:讨论,描述现在的天气。教师

总结:通过大家的描述,可以发现,当我们谈论天气时经常用阴晴、冷热、风、霜、雨、雪等词来形容。教师:我们听过这样的话“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边日出西边雨”,说明了天气在什么上的变化?(ppt呈现)学生:总结天气的特点。(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教师

:“我们学校早晨晴天,中午刮风,下午下雨。”这又说明天气在什么上的变化?(ppt呈现)学生:总结天气的特点。(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天气不同。)教师小结:可见,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多变的。那么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呢?请

各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天气和气候的特点。课件:呈现天气与气候的习题。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明白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过渡:我们经常谈论天气,是因为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那么天气究竟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课件:播放一组有关沙尘暴、台风、南方大雪等天气的图片,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给学

生直观的印象。设计意图: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深切体会不同天气状况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学生:分析讨论P47活动2:这些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哪些方面有影响?教师:天气还对什么有影响呢?

学生:旅游、商业、经济……承接:既然天气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我们要时刻关注天气。那么,如何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呢?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取天气预报?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途径略)。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教师:天气

预报要播报哪些内容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在天气预报中常常还可以看到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可以分析哪些地方是晴天、有雨或者阴天。你想看懂卫星云图吗?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卫星云图。课件:展示卫星云图.(从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晚间《天气预报》中剪辑出动态的卫星云图。)教师:在这幅图上,有几种颜色,分别

代表什么意义?(PPT展示)学生:观察并讨论,说出结论。教师小结: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层。不同地区,云的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课件:呈现天气预报图。教师:在这幅天气预报图上,你能准确描述城市

的天气状况?学生:不能。承接:为了读懂天气预报,我们一起来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课件:天气符号与景观图学生:认真观察课本49页的“常用天气符号”图,尝试说出各天气符号的记忆方法。(给学生两分钟,“快速记忆时间”),介绍自己的记忆方法。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扩展学生思维,增强学习兴趣

。课件:呈现一些天气符号的活动题。学生:以”onebyone”的形式和翻羊牌的方式,让学生加强符号的记忆。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城市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课件:天气符号习题。教师:我们再来认识一个重要的天气符号(风的符号)。课

件:呈现天气符号习题。学生: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加强符号的记忆。教师:为检验同学们对以上天气符号和卫星云图认识掌握情况,下面我要招聘几名天气预报播音员,为大家播报各大城市的天气。你要注意听,其他同学说的是否正确?我们也来段背景音乐。(配音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播报,既锻炼了学生用地理的语言表达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让学生切身体会天气的变化,体现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视频。学生:先听

,各组派代表播报。(教材P50图3.6。)教师:让我们对这几名同学的优异表现给予热烈的掌声!说得太好了!【总结强化、迁移拓展】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请各小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小组内可以相互补充,小组补充完之后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补充。学生:七嘴八舌谈所获。教

师:请大家把教材合上,现在检测本节课学习效果。课堂练习:男女同学PK一下。【作业】大家学的真好!作业:每天18:50收看辽宁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请记录葫芦岛一周内的天气状况。谢谢大家!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板书设计】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简笔画衬托)【课后反思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整节课以问题式导课,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以及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模仿节目主持人进行天气预报,把整

堂课推向高潮,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整堂课教学设计严谨,环环相扣。老师的启发提问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地理就在身边。鉴于本节课内容较为浅显并贴近生活,所以能达到教学目

标。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