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3)页,83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教学目标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特点,归纳某地的降水季节变化规律。3.记住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二、教学重点难点1、运
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2、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3、运用降水量柱状图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4、利用降水形成原理理解降水分布规律。三、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两个谜语:(1)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
见。(打一自然现象)(2)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打一自然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雨和雪都是降水的形式,本节课我们就探究降水。答案:雨、雪2、探究新知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概
念展示图片:提问:什么是降水?降水的形式有哪几种?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述降水的形成条件:①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气温继续降低。②有凝结核。③水滴(冰晶)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的程度。2.降水的形成条件讲述: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
同等级。那么,如何测量降水量呢?3.降水量的测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降水量的测量提问:(1)测量工具是什么?(2)怎样测量?2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承转: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4.降水的季节变化展示图片:提
问:降水量柱状图由哪几部分组成?如右图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中间的柱就是表示降水量多少的柱状图。②纵轴表示降水量,单位是毫米(mm)。③横轴表示月份,一般隔几个月标注一个月份。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
第59页活动: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第一步: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给出的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教师适时指导。第二步:根据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方法: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可以认为较多,如7、8、9三个月)(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
水量较少?(方法:月降水量低于20毫米,可以认为较少,如12、1、2三个月)(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方法:找出多的月和少的月,分析各属于哪个季节)承转:世界各地,有的地方
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二、降水的分布指导学生读图3.2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引导学生完成下表。3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提升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1.赤道附
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4.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四、效果检测五、课堂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为气候类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一、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概念2.降水的形成条件3.降水量的测量4.降水的季节变化二、降水的分布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南、北回
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4.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