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5)页,13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课型新授课(一课时)教材简析作为七年级地理上册最后一节教学内容,一共安排了三个内容:1、地域发展的差异;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3、国际经济合作。三个内容相对单一,但前后连贯地对国家间发
展与合作做了简要介绍。教材精选图片和典型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增强学生对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的理解,提升学生国家意识,扩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学情分析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地形,气候、大洲大洋等知识后,对世界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世界经济合作的政治地理、经济地理认
识,已经具备了自然地理知识、能力基础。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教材选择的案例和图片,容易理解和引发学生思维。而且,学生生活里经常接触到的世界发展与合作案例如“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等,在探究心理上也愿意接受和认识这些案例
所展示出来的发展与合作精彩内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理解运用认识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分布特征。理解地区发展差异性的原因;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运用数据和实例,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差异和合作的重要性。能力目标观察与分析归纳与演绎推理与评价通过对图和数据的观
察和分析,认识地域发展差异表现和国际经济合作重要性。根据图片、数据和案例归纳、演绎不同国家发展差异性背后的原因和分布特征。利用数据和案例,推理不同国家发展的特点,评价国家间经济合作交往的不平衡表现和后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情感体验态度养成价值取向体会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
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尊重各国发展现状,养成合作共赢,开放发展的态度。培养学生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学习重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差异及分布特征。学习难点不同国家间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学习策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出发,紧扣世界热点
,师生共同协进的课堂策略。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引导师生互动的综合学习方法。2教学环节教学互动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设置情景问题导入1、视频导入:“上合会议”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提问:大家
从视频中得到了哪些信息?3、板书课题。第五章发展与合作4、揭示学习目标。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交流。(1)认识的领导人(2)合作的主题3、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采用视频导入,迅速扣住“发展与合作”的主题!学生交流,自然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二、互动探究合作学习
(一)地域发展差异1、过渡:“世界上国家、地区间发展非常不平衡,方方面面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2、出示教材图5.2,引导学生归纳差异。3、延伸研究:差异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图引导学生归纳)4、读图分析:出示图5.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地域发展差异性。
(1)灯亮的地域可能说明了什么?灯暗的地域又说明了什么?(2)灯亮的地域是哪些地方?灯暗又是哪些地方?5、引导归纳:学生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学生读图分析:(1)生活水平差异(2)医疗水平差异(3)教育水平差异2、学生读图归纳:农业、工业、
交通、服务业等多方面也存在着差异。3、学生读图归纳:(1)灯亮的是欧洲西部,北美洲的美国、亚洲的日本等。(2)灯暗的是非洲,亚洲大部分,南美洲等地方。4、学生归纳: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综合起来的水平,把国家分为两大类。从
图5.2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自己生活里地域发展差异;再拓展学习内容到农业、工业、交通、服务业等方面,让学生形成正确而全面的发展水平差异观。对教材做了简单的顺序调整:先从图5.2入手,从具体的学生可以感知的生
活、医疗、教育差异入手,再到图5.1,即稍抽象的“世界灯光影像图”符合了学生的思维特征。(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1、读图5.3,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引导学生结合读图,介绍自己
熟悉的一个国家。3、读图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的特点。(南北半球分布情况)1、学生分析归纳。2、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发展中国家或者是发达国家。3、学生读图熟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情况。运用图5.3,将图文
结合、读图分析,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归纳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3教学环节教学互动设计意图教师学生4、表格引路,归纳分布。5、活动探究:影响不同发展国家分布的地理
因素。(1)出示图5.3和5.1(2)出示图5.3和世界地形分布图。(3)出示图5.3和世界气候分布图。6、引导学生小结。7、拓展研究:除了这些地理因素,还有哪些因素?8、过渡: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
数”高低。9、出示图5.4,引导分析:(1)这些国家中哪些是发达国家?哪些是发展中国家?(2)这些发达国家来自哪些大洲?发展中国家来自哪些大洲?(3)这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指数相差多少倍?说明了什么?10、延伸探究:有人说,发达国家就是富国,处处
好;发展中国家就是穷国,没钱。你怎么看这个说法的?4、学生归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5、学生归纳海陆位置与国家发展的关系。6、学生归纳地形与国家发展的关系。7、学生归纳气候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8、学生小结:沿海高于内陆;平原快于山区,温带好于寒热干湿地区。9、学生分析: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晚,水平低。(非洲)10、学生分析归类。(1)人类发展指数高是发达国家;指数低是发展中国家。(2)发达国家来自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来自非洲。(3)发达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是发展中国家的三
倍左右,说明发展差异特别大!11、学生辩论。发达国家不是处处好;发展中国家不一定就是穷国。比如韩国、沙特,比如金砖五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引导学生结合“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分析影响国
家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突出地理学科特征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拓展探究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到政治地理、经济地理的角度,多视野地看待国家发展的差异原因。运用图5.4,引导学生通过数据来认识当今不同发展
水平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异。延伸探究,引导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情况,树立国家自信心!(三)国际经济合作1、过渡: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这样大的发展差异,所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就成了大家的共同愿期望!2、探究“地球村”:你是怎么看待地球村展示
出来的四个方面特征?1、学生交流对“地球村”的认识。(1)联系更紧密。(2)问题全球化!(3)分布不均,不平衡性。(4)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将“地球村”的特点总结出来,引导学生理解,也是针对学生年龄段归
纳能力达不到的现状,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即可。降低了学习难度。4教学环节教学互动设计意图教师学生3、理解国际合作形式:(1)南北对话(2)南南合作4、探究:为什么美国手机要国际合作生产?这样的合作有什么优势?5、过渡:不仅是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也是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典范!6、拓展探究:“一带一路”(1)“一带一路”——国际大范围的合作典范!(2)“一带一路”巨大意义:习主席反复强调了什么主题?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说明了什么?7、过渡:上合峰会,南南合作,其乐融融!G
7峰会,富人俱乐部里争吵不断!这需要一些国际组织来协调彼此关系。8、拓展学习:(1)联合国(2)世界贸易组织2、学生理解两种合作的具体内容。南,发展中国家。北,发达国家。3、学生交流:合作,让不同的国家取长补短,获得共赢共发展!4、学生探究:(1)一带一路经过的地
区。(2)一带一路经过的国家。(3)一带一路彰显的主题。5、学生探究:(1)上合峰会主要领导人和代表国家;合作的形式。(2)G7峰会的主要领导人和代表的国家;合作的形式。6、学生了解:(1)联合国的宗旨。(2)世贸组织的宗旨。把“南南合作”“南北对话”调整到“国际
经济合作”中来讲更贴切,也使“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分布”知识点更趋集中。引导学生拓展研究“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会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中的典范作用。结合经典实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拓展学习联合国
和世贸组织的宗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三、巩固提高内化构建1、过渡:刚才大家探究得很好!下面,我们把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做一个构建!2、师生总结。3、练习巩固:(1)填空(2)选择(3)案例分析1、学生活动:构建知识体系。2、学生活动:完成练习。呈现课标内容
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构建,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四、课程活动拓展延伸1、过渡:世界合作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也有逆势而动的国家!2、出示活动课程:“中美贸易摩擦”引导延伸研究。3、师生结束教学。1、学生活动:明确活动课程的要求。2、延伸探究:课外了解中美
贸易摩擦情况,准备在课程活动时交流;结合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做出自己的评价!聚焦国际热点,体察身边重大事件,引导学生以地理思维,全球视野关心国家,拓展地理学习的内容!5教学环节教学互动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五、板书设计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差异国家发展合作紧
扣国家间“差异,发展、合作”三要素,厘清三者之间关系,突出“发展与合作”的鲜明主题!六、教学反思1、对教材知识编排做了部分变序调整,更符合上课内容的前后连贯性。如在学习“地域发展差异”时,先从图5.2入手,从具体的学生
可以感知的生活、医疗、教育差异入手,再到图5.1,即有些抽象的“世界灯光影像图”符合了学生思维发展特征。又如在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时,把“南南合作”“南北对话”调整到“国际经济合作”中来讲更贴切,
也使“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分布”知识点更趋集中。2、选取了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来充实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国际经济合作”时,引导学生拓展研究“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会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中的典范作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全球视野!3、选取了最新国际经济合作的热点事件来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实教学了内容,如“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摩擦”等。同时把课内教学和课外兴趣研究相结合,指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用来分析国际热点,体察身边重大事件,以地理思维,全球视野关心国家、国际大事,拓展了地理学习的内容!4、精心设计
板书,反映课标要求。紧扣国家间的“差异,发展、合作”要素,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发展与合作”的鲜明主题!5、限于教学时间安排,本课教学在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合作经典案例的安排上,应该还可以更多一些,更经典一些!还应该给学生更多
一些时间去分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