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6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86.814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4)页,86.81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学科)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节课由乡村和城市、聚落与环境、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三部分内容组成。所有内容都围绕身边的生活环境来展开。(二)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联系紧密,它是人类居住活动

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课文通过大量实例和图片,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但内容的落脚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二、学情分析对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来讲,《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他们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环境,但是

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本节的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多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其自己获得新知。初中生不喜欢高谈阔论的说教,但能从生活实例中感悟自己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师应注意以事例说理,以理服

人。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二)能力目标对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乡村和城市的差异;对“聚落与环境”的教学,使学生懂得聚落的形成和

发展要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聚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让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并爱护聚落环境。2(2)懂得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难点:根据资料,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五、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音像材料。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出一个大大的“众”,提出问题: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

“众”的意思?同时多媒体展示一个传统的草房子。学生回答,导入新课。【新课探讨】(一)认识聚落与同学一起欣赏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内容简单,全体学生参与,将学生的思绪带到课堂上来)设问:1、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那些工作?2、城市聚落的

人们主要从事那些工作?(认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生产方式的不同)【活动】列表对比分析城乡聚落的景观差异(结合学生自己生活体验,确实能感受城乡聚落的景观差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总结本环节的学习并导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二)探秘聚落【活动】

展示两幅图片,设置情境:假如你是几千年前某部族的首领,带领部族寻找一个理想的家园,你会选择哪里?请说明理由。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同时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2、自然环境不仅影响聚落的分布,也会影响聚落

的形态。3(探讨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用多媒体呈现聚落与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差异,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成分布和形态,人类聚落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教师过度】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

自然环境和他们勤劳的智慧,创造出许多特色鲜明的聚落。1、何为世界文化遗产(出示幻灯片,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及作用)2、世界文化遗产欣赏(图文结合,让学生朗读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简介,从而认识聚落的重要性。)【活动】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阅读教材85页中资料一、资料二的内容,并在课下搜

集相关资料,讨论以下问题:(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学生归纳总结:有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建筑;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古老的供水系统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说明丽江古城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瑰宝。)(2)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水资

源遭到破坏,原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受到影响和破坏……)(3)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乱扔垃圾,不污染水源,不大声喧哗,不攀

折花木,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写乱画……)(设置目的:让学生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中学生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中能做些什么,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七、作业设计1.人们的聚居地和统称为聚落。42

、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A.当地居民风俗习惯决定B.为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C.为抵挡当地寒冷气候D.厚墙可减少炎热太阳的照射,小窗可减少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3、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B.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D.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八、板书设计九、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容,通过学习使我懂得。十、

教学反思教学容量较大,但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发挥不够;学生活动的设计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