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游击队之歌》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城粤教版】.doc,共(2)页,8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2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游击队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2、能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之歌》,并能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之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
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部分课堂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二、新课导入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中的精彩片段。说说这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三、新课教学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
家——贺绿汀。2聆听体验,感受歌曲(1)初次聆听,整体感受。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2)再次聆听,分析歌曲。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拍号、节奏、风格、曲式结构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
的创作特点。四、合作探究,学唱歌曲。1、音乐知识:师:A段采用了什么节奏形式?生:——弱起节奏形式。2学唱曲谱。(1)教师完整视唱全曲。(2)生学唱重点乐句。4/4055∣11223234∣3121767.65∣(注意:弱起小节的起
唱、十六分音符要唱得均匀)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4/4333222∣32321765∣333666∣2223#452(3)完整视唱全曲。3填唱歌词。(1)按节奏朗诵歌词后随琴填词。(2)完整
演唱全曲。(3)歌曲处理。师: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生讨论回答:A段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有弹性。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可以稍微强些。4有感情演唱歌曲。五、运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
奏。(1)全班一起徒手学习伴奏的节奏。(2)各组合作徒手为歌曲伴奏。(3)学生分组展示表演。老师这里准备了部分打击乐器(三角铁、碰铃、木鱼、双响筒等)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六、小结并布置作业
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20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