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编钟低、中、高音的音响》教学设计3-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城粤教版】.docx,共(5)页,377.9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2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信天游随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歌,感知和体味我国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歌作品,扩大艺术视野。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能对陕北信天游产生兴趣,了解其主
要表现形式和音乐特点,并能参与、体验和表现。3.知识与技能:能熟唱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主要段落,熟悉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句式结构及风格特点。【教学重点】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并学唱其中部分段落,体验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陕北信天游产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乐
于了解接触。【教学方法】分析法、演唱法、欣赏法、对比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史上,有一种音乐非常重要,它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完善,更是我国民族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中国民歌,中
国民歌的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按照它的体裁我们把它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小调今天,老师先让同学来听一首民歌,想一想,它是会是民歌中的哪一种?能将我们带去哪里?生讨论回答(略)师: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和生活中,高亢嘹亮,自由悠长,它是民歌中反映现实最快、最能体现劳动人
民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一种体裁。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一首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歌声将我们带到了陕北黄土高原,那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黄土高坡、窑洞、白毛肚子手巾、震天动地的安塞腰鼓等构成了那里独特的人文景观。那里的人质朴、勤劳,那里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
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是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那就是陕北民歌之魂——信天游。【信天游,属于一般山歌类,流行于陕西北部、宁夏东部和内蒙西部部分地区。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
天游的显著特色。曲式多用上下句。上句经常分成两个短句,一扬一抑,下句则一气呵成。腔调有两种类型,一类即兴自由、音调高亢悠远;一类比较规整,音调比较婉转,情感表达比较细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来感受一下陕北“信天游”的魅力吧!二、新课教学1.师播放歌曲《山丹丹花
开红艳艳》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歌词、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生讨论回答)师:歌曲为A+B+A’单三部曲式,由两首陕北“信天游”(《信天游》、《十八姐担水》)连缀而成,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并受到
陕北人民热烈欢迎的场面。歌词赏析: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例如: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呦一杆杆
枪,咱们的队伍势力壮。运用了陕北民歌语言上的特点——叠音,“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一道道山,一道道水,长征路上道阻且长,艰苦凶险,尽管如此,革命红军无所畏惧,克服千难万险,
终于抵达陕北。在第二段则描述了陕北人民对中央红军的热情欢迎和款待,“围定亲人”“热炕上坐”“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等,这就是陕北民歌语言的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唱一唱,亲自来体验下陕北“信天游”。2.学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①A段②B段作品旋律分析探讨:歌曲由两首陕北“信天游”连缀而成
,第一乐段旋律悠扬、宽广,具有陕北民歌的特色,将听者带入开满山丹丹花的革命老区,优美的旋律让人很放松;第二乐段突然转入热闹的场面,旋律极其欢快,热烈节奏规整、重拍突出,富有动力感,最突出的是每一小节的第一拍,是重点,充分表现了热烈欢迎之情。第三乐段是第一
乐段的再现,旋律略有缓慢,更加自由,悠长,体现了陕北人民对毛主席以及革命红军的敬爱之情。歌曲的演唱处理练习:跟琴轻声哼唱歌曲A段、B段思考:怎样演唱歌曲?生讨论回答师: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在唱这首歌曲时,要时刻记住这是一首陕北的信天游,绝对不能
唱成江南小调的感觉。第一乐段悠扬宽广、高亢,最能体现信天游的特色,演唱时应注意唱出陕北辽阔的气势,要把人带入歌曲里,使人身临其境。第二乐段,欢快,热烈,要把强弱感觉唱出来,富有动力感。精湛的演唱技巧和热烈的情感结合起来,才能展现此段艺术风采。3、再次聆听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感受和对比:陕
北歌手在演唱歌曲时运用了陕北方言,比较下和普通话演唱的区别?并尝试一二,比如:山,发音san;道,发音daor,杆,发音ganr,门,发音menr,用陕北方言演唱,更富有地域特色。4、拓展欣赏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中的陕北信天游师导: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山连着山,沟连着沟,在当地人们习惯站在坡上、
沟底远距离的大声呼叫或交谈,长长把声音拉的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就塑造了高亢、粗犷奔放、苍凉的信天游。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讲述了讲述了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一代年轻人成长的故事。在剧中一群北京青年来到了陕北的黄土高原,开始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剧中有一些经典的台词,我给同
学们朗读下:我想,这片破碎的山川大地一定盛载了太多的苦难,它心里明白,却说不出来,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是知道的,他们很想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信天游就出现了。我突然发现,...要是站在陕北的山峁上,面对着毛乌素大沙漠吹来的凛冽寒
风,这时你唱出的信天游仿佛有了灵魂,有了神韵,你的歌声和泪水仿佛从心灵深处自然地喷涌出来,这时我才明白,任何艺术都应该在它特定的情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永恒的魅力„„源自陕北古老又贫瘠的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高亢,热烈、悲凉,结合《血色浪漫》剧情,
酣畅的唱出了酸甜苦辣,使人听之落泪。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片段吧!出示PPT4.课堂结语:信天游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对爱情的赞歌,对生活的颂歌。热爱信天游不需要理由,哼唱信天游不需要舞台,放歌信天游不需要听众。有人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也许有一天,信天游这朵文艺奇葩会走出陕北
,走向世界的舞台。也衷心的希望同学们平时能多关注中国民歌,多去聆听优秀的民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