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情 歌曲《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七年级下册音乐【花城粤教版】

DOC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02.500 KB
  • 2022-12-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别情 歌曲《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七年级下册音乐【花城粤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别情 歌曲《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七年级下册音乐【花城粤教版】.doc,共(2)页,10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0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阳关三叠》课型或模块唱歌综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讨论、分析及阐述等习惯,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风格魅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体验《阳关三叠》的歌曲特征,提高演唱能力,解读音乐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3、知识与技能目

标初步了解古琴,通过对歌词意思的解读掌握对离别情绪的表达。教学重点对歌曲《阳关三叠》演唱的情感表达。教学难点通过知识的接受和歌曲的学习,结合已有的审美体验和经验,引导并通过学生比较、听赏感悟,提炼出中国琴乐与古诗词歌曲完美结合,析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教

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花城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3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之一)》是一个系列音乐作品学习的主题,包含四个内容:乡情、亲情、友情、别情。其中别情主题里选用了《阳关三叠》这首中国古代音乐中极具人文意味的作品作为代表,旨在让学

生在了解我国古代文人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品质的同时体会惜别之情,提高音乐审美修养。2、学情分析: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发现,初中学生局限于作品的接触,难以在古代传统音乐中产生强烈的即时性共鸣,为了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触探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能更切合实际的引领学生解读中国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将《

阳关三叠》这首可唱性较强的作品推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演唱、欣赏、比较来认识、感悟蕴含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内涵,拓宽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策略欣赏法、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创作法教具学具媒体准备教材、多媒体、钢琴课时1课时教学过

程教学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教学环节设计意图程序导入阶段教师弹奏并提问:听到的作品时代引出课题:《阳关三叠》仔细聆听回答提问钢琴多媒体形成性评价通过传统作品,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绪,进入情境展开阶段1、教师解惑介绍古琴2、结合教材,

朗诵诗文3、教师范唱4、歌词学习5、逐句学唱6、全曲演唱分组讨论反馈结果有感情的朗读仔细聆听认真跟唱细致的逐句学唱有感情的表演唱多媒体多媒体教材钢琴教材、钢琴钢琴、多媒体钢琴形成性评价引入本课歌曲,通过对歌曲的细致学习体会别情音乐语言,

并让学生逐步形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观。拓展阶段分组活动情境表演律动设计意境重现多媒体形成性评价拓展学习体会别情结束阶段教师小结仔细聆听多媒体(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意义升华课后反思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作品,歌曲出自于受儒道思想影响的盛唐时期,诗歌和音乐这两种艺术

形式正值顶峰,将诗入乐成为当时的一种流行,演唱时应该讲究情、声、字、气四个要素,达到以气支撑声,用声为基础;以声美化字,用字表达情;以情为主体,用情带动声这样的一种和谐循环来完美表达歌曲。因此,无论我们是作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在这美好

的时代,好好品味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做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人。设计时间:年月日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