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4)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学会阅读地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3.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4.正确识别常见的图例。能力目
标:1.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2.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在地图上用指向标和经纬网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游路线等。情感目标:通过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
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地图上方向的判别。【教学难点】在有经纬网兜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讲解、讨论、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教法。【教学过程】(导入)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读“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谜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地图已深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是我们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那么什么是地图?如何从地图上获取各种信息?这就
是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的内容。(展示投影片)提问:一张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展示投影片)老师:这位老爷爷要到北京去旅游,他拿着放大镜在北京城区图上找他要去的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天坛……?怎样才能找到呢?他需要我们的
帮助。学生:……老师:我们要在地图上找到我们需要的地方,就要能读懂地图上的种种语言。什么是地图?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学生活动一(画一画):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桌面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提
问:同学们画得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学生:把课桌缩小。提问:你们把课桌了多少倍?学生:缩小了10倍。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统一用厘米)。比例尺是帮助我们读懂地图的一种语言。(展示投影片)板书:一、地图上的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又缩尺。(展示投影片)讲解:根据我们数学除法知识可知道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其中两项可求出第三项。学生活动二(找一找)(展示投影片)找出这三
幅图片中的不同之处。学生:这三幅图片的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不同。老师:对。这就是比例尺的三种不同表示形式。它们分别是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展示投影片)讲解: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学生活动三(算一算)(展示投影片):我们第一、二、三组的同学分别做屏幕上的第1、2、3题,第四组的同学翻到书第16页读台湾岛地图,用尺子量出高雄到
台北的直线距离,算出它们的实地距离。(同桌一起完成)过渡:同学们知道了从高雄到台北的直线距离,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呢?我们读图时不仅要会读比例尺、能够从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
向,它是帮助我们读懂地图的另一种语言。(展示投影片)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设问:(1)地平面上如何辨别方向?(2)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3)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展示投影片)讲解:我们地平面上有八个方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
北、东南、西北、西南。我们地球仪的方向是根据经纬线确定的。(展示投影片)(复习):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老师:图中B(A)点在A(B)点的什么方向?C(A)点在A(C)点的什么方向?学生:B(A)点在A
(B)点的正东(正西)方向;C(A)点在A(C)点的正南(正北)方向。观察:A、B和A、C的相对位置有什么特征?学生:A、B在同一条纬线上,A、C在同一条经线上。老师:对。那么,D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呢?它们既不在同一纬线上,也不在同一经线上,怎么辨别呢?学生:思考回答。讲解:我们可以先从东
西方向看,D在A的偏东方,再从南北方向看,D在A的偏南方,综合起来,D在A的东南方。小结:我们在地球仪上辨别两点间的位置时,如果两点在同一经线或纬线上,它们的相对位置就在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向的一方;如果两点不在同一经线或纬线上,它们的相对位置就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一方。(过渡
)我们有的地图上有经纬网,要辨别两个地方的方向,就和在地球仪上辨别方向的方法一样。(板书)1、经纬网定向法学生活动四(展示投影片)(1)辨别方向:回答图片上的问题(2)考一考: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
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比较图1.22和图1.24,1.22与1.24什么不同?学生:台湾岛地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老师: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要注意:箭头总是指向北方。这就是我们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第二种方
法。(板书)2、指向标定向法(展示投影片)讲解:有指向标的地图,我们先根据指向标确定南北方向,再根据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相互垂直确定东西方向。引导提问:现在我们来回答刚才的问题: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呢?从台北往高雄呢?学生:往
东北(西南)方向走。学生活动五练一练(展示投影片):每一组的同学做一个小题。注意观察指向标的箭头方向。(展示投影片)过渡:请看这张地图,既没有经纬网,又没有指向标,该怎样辨别方向呢?学生:用人们常说的“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老师:对。这就是我们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的第三种方法。(板书)3、一般定向法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定方向呢?因为一般情况下地球仪的摆放地北极点在上,南极点在下,把地球仪上切下来的一部分水平放置时,即成为某一区域的区域地图,图上的上方离北极点近,图的下方离南极点近,即
“上北下南”。再看地球运动是从左(西)向右(东)转动,因此地图上的方向自然是“左西右东”了。学生活动六(展示投影片)(1)长颈鹿在驼鸟的什么方向?(2)从南大门进入,要参观天鹅、长颈鹿、狮子、老虎、大象该怎么走?学生活动七议一议(展
示投影片)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什么来确定方向?(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最多。(1)可用指南针确定方向(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确定方向(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确定方向(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5)白天观察树木定方向(6)利用树桩年轮定方向(7)
在雪地里确定方向(8)观察蚂蚁洞穴定方向……老师: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请家在网上收集更多的方法。(过渡)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事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要在地图上读懂的第三种语
言——图例。(板书)三、地图上的图例图例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图例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我们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学生活动八(展示投影片)1、快速记忆,两分钟,看谁记住的常用图例最多。2、比一比。课后小结(展示投影片)地
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工读懂地图,就要会读懂它的三种语言,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在地图上量算距离、辨别方向、识别图例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课堂练习1、(展示投影片)2、《地理填充图册》板书设计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学会阅读地图一、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二、地图上的方向1、经纬网定向法2、指向标定向法3、一般定向法三、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