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同步练习-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共(1)页,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4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同步练习1、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它们必须经过,由物质变成易吸收的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2、酶是细胞产生的、具有能力的一类,也称为生物。3、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是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是性
消化。4、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系统的过程叫做。5、细嚼馒头感到有甜味,原因是()A.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B.物理性消化C.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D.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6、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
主要影响以下哪种食物的消化?()A.豆腐B.米饭C.肥肉D.瘦肉7、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8.人体内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各不相同,胃能够吸收的物质是()A.无机盐B.葡萄糖C.维生素D.氨基酸9.既可被毛细血管吸收,又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的营养成分是()A.氨基
酸B.脂肪酸C.葡萄糖D.无机盐10.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试管编号注入浆糊加清水加入唾液摇匀放在37℃水中恒温冷却后加碘液现象1号2亳升2亳升0亳升10分钟2滴2号2亳升0亳升2亳升10分钟2滴(1)1号试管内的浆糊
(淀粉),未加,淀粉未被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色;2号试管内因为加了,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分解成了,所以,加液后。(2)由上实验可以看出,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物质存在于哪个消化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