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1.3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含解析).ppt,共(61)页,2.113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6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3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知识清单考点整合集中记忆一、实验目的了解常见传感器元件的作用.探究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的特性.二、实验原理传感器将感受到的非电学量(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学量.三、实验器材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多用电表、铁架台、烧杯、冷水、热水、小灯泡、学生电
源、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四、实验过程研究热敏电阻的特性(1)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物.(2)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量每次水的温度和热敏电阻的阻值.(3)总结: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研究光敏电阻的特性(1)将光敏电阻、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图连
接,多用电表置于“×100”挡.(2)先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射下光敏电阻的阻值.(3)打开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灯泡的亮度使之逐渐变亮,观察光敏电阻的变化情况.(4)用黑纸遮光时,观察光敏电阻的变化情况.(5)总结:光照增强光敏
电阻变小,光照减弱光敏电阻变大.考点讲练考点突破针对训练考点一热敏电阻的特性与应用1.热敏电阻的特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2.热敏电阻的作用:将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如图甲所示
是某同学探究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时设计的电路图.(1)根据电路图,在图乙的实物上连线.(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该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3)他将这个热敏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9V,R1=30Ω,内阻不
计的电流表读数为0.5A,则R2的阻值为________.【答案】(1)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2)减小(3)25Ω【解析】(2)由热敏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可知:随电流、电压的增大,电功率增大,温度升高,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也
增大,因此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3)电流表内阻不计,则通过R1的电流I1=ER1=930A=0.3A.通过R2和R的电流为I2=IA-I1=0.5A-0.3A=0.2A,由R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读出,当I2=0.2A时,R两端的电压为U=4V,则R2
两端的电压U2=E-U=5V,所以R2=U2I2=50.2Ω=25Ω.(2017·江苏)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1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t、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源E
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15mA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为20Ω,热敏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30.040.050.060.070.080.0Rt/Ω199.5145.410
8.181.862.949.1(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1(3V,内阻不计)、电源E2(6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200Ω)、滑动变阻器R2(0~500Ω)、热敏电阻Rt,继电器、电阻箱(0~999.9Ω)、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
0~80℃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E应选用________(选填“E1”或“E2”),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__(选填“R1”或“R2”).(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如图2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
_(选填“A”“B”“C”或“D”).(3)合上开关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在图1中,若只有b、c间断路,则应发现表笔接入a、b时指针__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接入a、c时指针__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
”).(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50℃时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①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②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③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④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⑤断开开关,用电阻
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108.1Ω【答案】(1)E2R2(2)C(3)不偏转偏转(4)⑤④②③①【解析】(1)由表格数据知,当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199.5Ω,继电器的阻值R0=20Ω,当电流
为15mA时,E=I(Rt+R0)=3.3V,所以电源选E2,80℃时,热敏电阻阻值Rt=49.1Ω,则E2=I(Rt+R0+R),此时变阻器阻值R=330.9Ω,所以变阻器选择R2;(2)多用电表做电压表测量电压,旋钮旋至直流电压挡C处;(3)若只有b、c间断路,表笔接入a、b时,整个回
路断路,电表指针不偏转,接入a、c时电流流经电表,故指针偏转;(4)5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108.1Ω,所以应将电阻箱阻值调至108.1Ω,调节变阻器,使衔铁吸合,再将电阻箱换成热敏电阻,故顺序为⑤④②③
①.(2016·课标全国Ⅰ)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
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V,Ic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
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时阻值为650.0Ω.(1)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填“R1”或“R2”).(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
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②将开关向_______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答案】(1)连线如解析图(2)R2(3)①650.0b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mA,报警器可能损坏②c报警器开始报警【解析】(1)电路如图所示.(2)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
18V,Ic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可知外电阻的取值范围是1820×10-3Ω=900Ω≤R≤1810×10-3Ω=1800Ω.报警器的电阻是650.0Ω,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取值范围在250Ω到115
0Ω之间,所以滑动变阻器应该选R2.(3)电阻箱代替报警器工作时的热敏电阻,阻值应为650.0Ω,滑动变阻器刚开始应置于b端,若置于另一端,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mA,报警器可能损坏;实验调试时,将开关置于c端,缓慢调
节滑动变阻器,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考点二光敏电阻的特性与应用1.光敏电阻的特性:光照增强光敏电阻变小,光照减弱光敏电阻变大.2.光敏电阻的作用:将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2018·河南模
拟)某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光强(E)”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坎德拉(cd)]光强E/cd123456光敏电阻R/Ω36181297.26小明为此设计了一个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光敏电阻R、电阻箱R1和继电器组成了一个简单光控电路
,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r=20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8V,内阻可以不计,图中的“电源”接入照明电路(1)为了达到日出灯熄,日落灯亮的效果,应该把路灯接________端(选填“AB”或“CD”)
.(2)如果要使外界光强达到3cd时路灯自动熄灭,电阻箱R1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应为________Ω.(3)电路连接好后,小明用手挡住光敏电阻,发现电路不工作.为排查电路故障,他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
图2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_(选填“A”、“B”、“C”或“D”)处.小明测得光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0,电阻箱R1两端的电压为8V.由此可知,该电路的故障为________.(4)小明排除故障后,电路能顺利
工作了.只是发现路灯亮的有点早,为此,他应该将电阻箱R1的阻值适当调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点.【答案】(1)AB(2)188(3)C(4)电阻箱R1断路(5)小【解析】(1)当光线变暗,光强变小时,光
敏电阻阻值变大,控制电路的电流会减小,电磁继电器对衔铁的吸引力变小,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衔铁将向上运动,与上面触点接触,要让路灯工作,应该将路灯接在AB端;(2)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
合.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R1=EI-r-R,由表格可知,当光强达到3cd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12Ω,将E=8V,I=20mA,r=200Ω代入得,R1=188Ω;(3)由于控制电路用的是8V的直流电源,所以多用电表应选用10V直流电
压挡,即将选择开关旋至C;电阻箱R1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的电压8V,说明其接线或内部某处断路;(4)为了使路灯稍晚点才亮,即光敏电阻阻值变得大点,而继电器的工作电流还是20mA不变,所以应将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小点.一台臭氧发生器P的电阻为10kΩ,当供电电压等于24V时能正常工
作,否则不产生臭氧.现要用这种臭氧发生器制成自动消毒装置,要求它在有光照时能产生臭氧,在黑暗时不产生臭氧,拟用一个光敏电阻R1对它进行控制,R1的阻值在有光照时为100Ω、黑暗时为10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mA;电源E的电压为36V、内阻不计;
另有一个滑动变阻器R2,阻值为0Ω~1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一个开关S和导线若干.臭氧发生器P和光敏电阻R1的符号如上图所示,设计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图,图中各元件要标上字母代号.【解析】滑动变阻器阻值远小
于P的电阻,为了能控制臭氧发生器,应该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连接,有光照时P能正常工作,无光照时P不工作.电路如下:考点三传感器实验拓展除了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外,还有一些常用的传感器元件如下:1.压敏电阻:将压力转换为电学量(电阻)
.2.气敏电阻:将气体浓度转换电学量(电阻).3.光电管: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4.电容器:将位移、角度、压力转换为电学量(电容).5.霍尔元件:将磁感应强度转换为电学量(电压).6.弹簧:将弹力、加速度转换为电学
量(电流).(多选)霍尔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图如图所示,传感器固定在圆盘附近,圆盘上固定4个小磁体.在a、b间输入方向由a到b的恒定电流,圆盘转动时,每当磁体经过霍尔元件,传感器c、d端输出一个脉冲电压,检测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可得到圆盘的转速.关于该测速传感器,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有()A.在图示位置时刻d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B.圆盘转动越快,输出脉动电压峰值越高C.c、d端输出脉冲电压的频率是圆盘转速的4倍D.增加小磁体个数,传感器转速测量更准确【答案】CD【解析】A项,霍尔元件有电子或空穴导电,根据左手定
则,载流子向上表面偏转,即c点,所以c点电势不一定高于d点,故A项错误;B项,最终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设霍尔元件的长宽厚分别为a、b、c,有qUb=qvB,所以U=Bbv,输出脉动电压峰与圆盘
转动快慢无关.故B项错误;C项,当小磁体靠近霍尔元件时,就是会产生一个脉冲电压,因此c、d端输出脉冲电压的频率是圆盘转动频率的4倍,即为转速的4倍,故C项正确;D项,当增加小磁体个数,传感器c、d端输出一个脉冲电压频率变高,那么传感器转速测量更准确,故D项正确.图1是某同学设计
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原理图,其中右板为固定极板,左板为可动极板,待测物体固定在可动极板上.若两极板所带电量Q恒定,极板两端电压U将随待测物体的左右移动而变化,若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U=at+b(a、b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像如图2(a)所
示,那么图2(b)(c)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和物体位移随t变化的图线是(设t=0时物体位移为零)()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答案】B【解析】电场强度E=Ud=QCd=4πkQεs,因为Q不变,d变化,但是电场强度E不变.因为U=QC=4πkdQεs=at
+b,因为Q、s是定量,知d随时间成线性变化.故①④正确.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1)若
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s,则圆盘的转速为________转/s.(保留3位有效数字)(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________cm.(
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4.55(2)1.46【解析】(1)由题图2可知圆盘转动的周期为T=22.00×10-2s,所以转速为n=4.55转/s;(2)圆盘半径为r=5.10cm,其边缘线速度为v
=ωr,ω=2πn,反光涂层长度为s=vΔt=1.46cm.(2018·福建模拟)某同学要把电压表改装成可直接测量压力的仪表,设计的电路如图a所示.实验器材如下:待改装电压表(量程0~3V,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定值电阻R0,压敏电阻Rx,电源(4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选
用的压敏电阻阻值Rx随压力F变化的规律如图b.(1)实验中随着压力F的增大,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为使改装后仪表的量程为0~160N,且压力160N对应电压表3V
刻度,则定值电阻阻值R0=________Ω,压力0N对应电压表________V刻度.(3)他发现这样改装后的仪表压力刻度分布不均匀,想进一步把(2)中的压力刻度改成均匀分布,应选用另一压敏电阻,其阻值
Rx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式为________.【答案】(1)变大(2)240(3)Rx=102400F+160-240【解析】(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U=R0R0+RxE,由图(b)可知,压力越大Rx越小,U越大,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2)由图(b)可知,当F
1=160N时,Rx1=80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3V,由U1=R0R0+Rx1E,得:R0=U1E-U1Rx1=3×804-3=240Ω;由图(b)可知,当F2=0N时,Rx2=400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R0R0+Rx2E=4×240240+400V=1.5V,可见压力
0N对应电压表1.5V刻度;(3)若选用图(b)的压敏电阻,则Rx与压力F的关系式为Rx=400-2F,代入U=R0R0+RxE,可得U与F的关系式为U=960640-2F,这样改装后的仪表压力刻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为了使压力刻度分布均匀,应另选用压敏电阻,且仍要满足量程为0~160N,
F=0N标在1.5V刻度,F=160N标在3V刻度.由于电压表的电压刻度是均匀分布的,所以电压和压力一定要满足线性关系,设U=kF+b,由F1=0N时、U1=1.5V,F2=160N时、U2=3V,可得b=1.5,k=3320,又U=R0R0+RxE=960
240+Rx,解得:Rx=102400F+160-240.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硬弹簧(即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全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为理想电压表.当木板上没有放重物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图中a点,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在木板上
放置质量为m的重物,滑动变阻器的触头随木板一起下移.由电压表的示数U及其他给定条件,可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1)写出m、U与k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2)已知E=1.50V,L=12.0cm,g=9.80m/s2.
测量结果如下表:m(kg)1.001.503.004.506.007.50U(V)0.1080.1540.2900.4460.6080.740①在下图中给出的坐标纸上利用表中数据描出m-U直线.②m-U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kg/V;③弹簧
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m=LkEgU(2)①见解析图②10.0③1.23×103【解析】(1)设放置质量m的物体时弹簧压缩量为x,则有mg=kx,又U=xLE解得m=LkEgU.(2)①用描点法作图,作出
的图像如图所示.②选取(0,0)、(0.90,9)两点,则斜率为ΔmΔU=9-00.90-0kg/V=10.0kg/V.③因m=LkEgU,故LkEg=ΔmΔU,k=ΔmΔU·EgL=10.0×1.50×9.800.120N/m=1.2
3×103N/m.根据有关资料得知:由二氧化锡制成的电阻与某些气体的浓度有关.如图所示:某种二氧化锡电阻的倒数1R与酒精气体的浓度c(单位:毫克/升),在一定范围内近似成正比.利用图像数据和下面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的酒精
浓度测试仪.二氧化锡电阻R理想电压表:量程3V定值电阻:R1=10Ω定值电阻:R2=15Ω电源:电动势E=6V,内阻不计电键导线若干(1)画出用电压表测酒精浓度的电路图,要求电压表的读数随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
当酒精浓度为0.2mg/L时,电压表满量程.(在电路图中标出各元件符号)(2)按照国家规定,呼气中酒精浓度大于等于0.09mg/L就属于酒后驾驶,按上面设计的电路计算这时的电压值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下面
是电压表的读数随酒精浓度c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答案】(1)如图所示(2)2.5V(3)B【解析】根据U=ER2R+R1+R2由图像:当浓度等于0.09mg/L时,R=11Ω,代入上式得U=2.5V.二氧化锡电阻与酒精气体的浓度的倒数成正比,R=k1c,结合上式得
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