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感受数字生活》教案4-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科学社版】.docx,共(9)页,19.28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71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认识“我的电脑”》教学案例【教材分析】《认识“我的电脑”》是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第4课。本课内容是建立学生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会开关计算机、会使用鼠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窗口的组成有所了
解;会对电脑窗口进行简单的操作;初步了解文件和文件夹。本课教学中知识点较多,偏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情分析】对于本课内容,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窗口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就是学生
缺乏对窗口系统性的了解和一些信息专业术语。所以在教学中注重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小的知识点,可以采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喜欢把单击说成点一下鼠标,双击说成点两下鼠标,所以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我的电脑”窗口,了解它的基本组成。(2)了解电脑窗口的基本操作,会最小化窗口、最大化或向下还原窗口、移动窗口、关闭窗口窗口。(3)初步了解文件和文件夹。2、过程与方法(1)通过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老师与学生间距离。(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窗口的组成、窗口的基本操作。(3)掌握教师讲解学生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文件和文件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按地址查找文件,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通过查找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软件、游戏,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会利用课本自学。【教学重点】(1)认识“我的电脑”窗口。(2)窗口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认识文件的类型。【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教师演示、个别辅导等方式来完成本节课目标【课前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找茬游戏课件、窗口
组成选择填空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1、课件播放,师生完成找茬游戏。(每组找茬图中只有1个地方不同)2、最后通过找出我的电脑窗口的不同(去少标题栏上的3个按钮),让学生说说图片中缺少的是什么?从而引入本节课就来学生找出两图
中不同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认识我的电脑”(揭示课题)认识我的电脑窗口1、你会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吗?比一比谁的动作快?2、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21页认识我的电脑窗口的组成。3、检测自学情况,完成练习1“我的电脑”窗口组成的选择填空。完成
的同学,教教同桌同学4、指名学生回答窗口各部分名称。学生双击打开“我的电脑”学生自学学生完成练习培养学生根据课本自学能力检测自学情况窗口1、标题栏上的学生回答的基本操作三个按钮分别是什么?2、你会使用吗?自己去研究下,把你的研究结果和大家分享。师生总结得出结论3、请你把鼠标指针移动
到窗口的边框线上,指针发生了什么变化?此时拖动鼠标,观察窗口有什么变化?学生汇报交流学生操作、并汇报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文件和文件夹1、现在我们该来认识下察工作区,里面磁盘分为了几个磁盘分区?2、信息都是以
汇报观察结果学生回答学生观察了解文件夹的作用了解文件类型,不同的文件类型图标文件的形式储存在这几个分区中的。下面我们来观察下D盘,D盘中有什么?(文件和文件夹)学生浏览指定文件夹,观察文件的图标和主文件名有什么异同?(主文件名一样,文件类
型不一样的文件)小组交流谈论3、为什么主文件名一样,而是两个文件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有的是视频文件、声音文件、文本文件等学生回答抽屉的作用不一样,同一文件类型,图标一样利用生活中的抽屉来理解文件夹的作用。小组讨论并汇报带
领学生观察文件的属性,总结出文件的几种类型。4、讲解文件名的组成:主文件名+扩展名5、磁盘里除了文件,还有文件夹,文件夹有什么作用?和学生生活中的抽屉对比,抽屉有什么作用。文件夹也是为了便于管理文件和便于查找。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填写
收获卡板书设计4、认识“我的电脑”窗口的组成窗口的操作文件:主文件名+扩展名文件夹:便于整理、方便查找【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人物找茬游戏找不同,最后找到电脑窗口的不同,标题栏上的按钮没有了,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按钮,是怎么使用的?从而揭示本课的课题开始教学,激发了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由于是三年级学生,虽然学生有些了解,但对信息技术知识还是缺乏的,一些计算机用于不会使用,比如单击说成点一下,双击说成点两下。这些老师在教学中药慢慢帮助学生纠正。在教学窗口组
成的时候,我采用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然后再同桌小组学生对着电脑窗口指着说一说,并完成练习1窗口的组成选择填空。最后指明学生汇报。在教学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或向下还原按钮、关闭按钮时我采用学生自己探究,并观察窗口的变化,然后向全班交流你的探究结果。学生交流汇报很积极、很有成就感。在教学改变窗口大
小也是让学生探究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出窗口的变化。移动窗口,我自己向学生进行了介绍,然后学生操作。在教学文件我故意给出了主文件名一样的文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是不同的文件,带领学生查看文件的属性,发现文件类型不一样,从而告诉学生文件的
文件名有两部分组成即主文件名和扩展名。在教学文件夹时我着重让学生理解文件夹的作用,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抽屉有什么作用,从而得出文件夹的作用,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不足之处:本课教学中如果导入的时候能带领学生观察下找茬的电脑窗口,让学生大概了解下我的电脑窗口还是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
去探究的,这样导入课就顺理成章了。【教学点评】本课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计算机语言的描述,注重学生小组的合作学习,注重对学生实施差异性的教学。就整节课来说,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乐于学习,全体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但是就这一节课来说,教学文件与文件夹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相关知识,这样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