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法治基石》PPT课件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PPT
  • 阅读 8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0 页
  • 大小 10.679 M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夯实法治基石》PPT课件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夯实法治基石》PPT课件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夯实法治基石》PPT课件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夯实法治基石》PPT课件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夯实法治基石》PPT课件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4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夯实法治基石》PPT课件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ppt,共(40)页,10.67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走进法治天地复习目标复习重点:(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2)法律的作用;法律的特征;(3)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4)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复习难点:(1)法律的产生和本质;(2)法律的特征;(3)理解四种保护的内容;(4)树立法治意识,建设

法治中国。知识网络知识归纳•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P85、86•(1)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2)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2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法律?)P87•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3、法治的含义、要求和地位是什么?P87•(1)含义: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

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3)地位: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

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P88•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法律有哪些特征?P91\92•(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6、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7、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92\93\94•(1)规范作用:•①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法律让我们懂

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2)评价作用: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3)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8、在我国,哪些人是未成年人?P

96•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9、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P96\97•(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

类的共识。(3)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10、我国哪些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P97•(1)宪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1.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是什么?P99•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12、.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未成年人等角度对未成年人保护提些建议。(

小组探讨)•①国家:制定和完善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法规。•②社会:共同营造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③家庭: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尽到家长的监护职责。•④学校:定期开展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讲座,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做好消防、地震等各种安全演

练等。•⑤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1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法律赋予的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面对特殊保护,我们怎么做?)P100•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

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14、如何做到依法办事?P101、102•(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3)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4)依法办事

,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15、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有什么重要意义?)P102•(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16、怎样

树立法治意识?P102\103(1)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2)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3)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17、道德在法治时代的作用是什么?

P103•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知识拓展素质演练•1、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

行为•B.社会生活离不开行为规范•C.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D.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B•2、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是因为()•①未成年人尚不成熟,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②未成年人都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③现实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的不良因素还存在•④未成年人单纯、活跃

,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B•3、下列不属于法律特征的是()•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4、“法

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5、2

018年1月12日,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李嘉终于站到审判席上,因受贿2058万余元一审获刑13年,成为党的十九大后首个获刑的大老虎。这表明()•A.法律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任何违法行为

都要受到刑罚处罚•D.我国法律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B•6、漫画《法盲的胆量》提示我们()•A.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B.爱法,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C.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取的态度•D.法可有可无•

A•7、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树立法治意识就要()•①认可法律②崇尚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服从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8、法治时代,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

的诉求和愿望•②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要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④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A•9、七年级学生张鑫,由于心烦,拨

打火警电话“119”谎称森林失火。当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赶到林区后,发现是骗局,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张鑫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了()•A.法律让我们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B.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C.公共场所有规

章制度•D.人们不能按自己的规则办事A•10、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

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国家确立宪法宣誓制度()•①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②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内心深处崇尚法律,遵守法律•③有利于树立宪法的权威•④有利于落实依

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D•11、材料一: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教有部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一一“减负30条”,减负再难也要减,学生课业负担重如山,孩于不能健康成长,学生会不

高兴的,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高兴,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材料二:当今我国未达到刑事责任年却犯了重罪的“熊孩子”现象,令人担忧,一些法律专家、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但对“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不讲规

则、性格自我”的“熊孩子”缺乏一定的惩罚措施,也会助长“熊孩于”任性而为。•(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哪一方面的特殊保护?•(2)结合材料一,请从守护生命及调节情绪两个角度,指出青少年的应对之策。•(3)材料二警示青少年应怎样避免“熊孩子”现象?

•(1)社会保护•(2)①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②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学会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3)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

,依法办事。【参考答案】•12、七年级学生小海暑假生活的一天•9:00小海去博物馆参观“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图片展。•12:30爸爸阻止了他打电话约同学去游泳,并承诺过两天跟他一块去。•14:00偷偷约同学一块出去游泳。•15:30在回家的路上他们经过一

处营业性网吧,经不住网吧老板的热情邀请,进去玩游戏,直到天黑才回家。•(1)在这一天里,小海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2)你怎样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如果你是小海,当时你会怎么做?•①老板的做法是违法的,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社会保护的要求,不利于未成年

人的健康成长,应受法律制裁。•②我会坚决拒绝网吧老板的邀请,并劝阻同学也不要进去。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依法举报网吧老板的违法行为。•13、周永康、令计划、徐才厚、苏荣等高级领导千部落马,刘汉、刘维特大涉黑案件

法槌落定,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商业贿赂案开出巨额罚单,首次修改行政诉讼法,进一步拓宽“民告官”法律渠道……近几年,法治的足音铿锵有力,彰显了党和政府的治国魄力。•(1)上述材料反映出法律具有怎样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结合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法律作用的理解。•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③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3)作为公民我们怎样做到依法办事?•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

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