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33.000 KB
  • 2022-12-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doc,共(6)页,1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6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2课时第一课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锻炼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3.注意培养学生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的兴趣.【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

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7-98,完成以下问题:1.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的范围,像距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的范围.2.取一支蜡烛,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一个光屏,一个光具座.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

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3.分别让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18cm、15cm、13cm、11cm,并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它们每次都出现清晰的像.在这几次实验中,像相对于

原物体都是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物距的共同点是在f与2f之间,像距的共同点是大于2f,说明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4.物

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是: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的范围.【合作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所需实验器材有哪些?答:光具座(带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2.实验器材的安装规则是什么?答: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也可从右到左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使蜡烛、

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观察实验,或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观察实验.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答:需要记录物距、像距及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

、实)„„4.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答:(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3)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

像为止.(4)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5)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6)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以及像的特点.【教师点拨】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有:(1)烛焰、凸透镜、光

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当物体在焦点外侧处于靠近焦点处时,物体成像很远,超过了光具座的范围,光屏接收不到像.(3)烛焰正好在焦点上,凸透镜不能成像.(4)当烛焰在焦点以内时,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跟

进训练】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就可以测出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1.知道物体成缩小实像的条件.2.知道物体

成放大实像的条件.3.知道物体成放大虚像的条件.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

使学生会用照相机拍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归纳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8,完成以下问题:1.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照相

机.2.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投影仪.3.物体经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放大镜.【合作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和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记录实验数

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应用有照相机.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此点为成实像大小的分界点.应用有复印机.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应用有幻灯机和投影仪.4.当u=f

时,不成像.此点为成像虚实的分界点.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有放大镜.6.分析论证:根据成像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类.(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焦点以内成虚像.即一

倍焦距内外分虚实.(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像.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3)实像必异侧倒立,虚像必同侧正立.(4)u>v,像是缩小的,u<v,像是放大的.(5)成实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

像距离透镜越远,像越大;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距离透镜越近,像越小.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且大,物远像近且小.成虚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越小,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越大.即成虚像时,物近像小,物远像大.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大.(6

)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实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放大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教师点拨】1.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特征物与像的位置像距v光屏能否承接应用u正倒大小虚实u→∞缩成一个极小的亮点异侧v=f能

测焦躁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v<2f能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能像缩小、放大的分界点f<u<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v=2f能投影仪u=f不成像,光从焦点发出成一束平行光,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圆形光斑实像、虚像的分界点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v|>u不能

放大镜2.使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变化的调节方法:(1)要使照相机成的像变大,则物体靠近透镜,伸长暗箱.(2)要使投影仪成的像变大,则投影片靠近镜头,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3)要使放大镜成的像变大,则放大镜应距物体远一些.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认识照相机、投影仪

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其调节方法.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