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391.000 KB
  • 2022-12-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doc,共(7)页,39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5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2.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4.掌握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

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学习重点: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课前预习:1.在严寒的冬季,怡臣同学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

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2.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

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3.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C.非晶体

熔化时温度也在升高,一定吸热D.晶体、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4.满山银光耀眼,千岩琉璃,万树晶莹„这并不是出现在电影《冰雪奇缘》中的场景,而是一幕幕出现在江南的自然“冰雪世界”.2015年3月1日,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浙江天目山迎来了

三十年来最强的冻雨,形成了大范围的冻雨景观,如图所示.冻雨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现象一样()A.烧水时冒出的白气B.冰箱内的霜C.冰雕作品逐渐变小D.河水结冰5.把盛有-5℃冰块的试管放入盛有足量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则试管里的冰()A.温

度能达到0℃、且能熔化B.温度能达到0℃,但不能熔化C.不能达到0℃,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王飞同学加热某固体物质使其熔化.下表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min123456789温度/℃767980808080808

182A.该物质是一种非晶体B.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4minC.该物质的熔点是80℃D.该物质加热到4分钟时是液态7.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C.霜打枝头D.冰的形成课堂导入演示实验:将蜡烛点燃

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讨论交流:你所观察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论: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转变。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互学探究:问题一:冰和烛蜡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

与假设](1)冰熔化一定的温度,烛蜡熔化一定的温度?(有/没有)(2)冰熔化时温度,烛蜡熔化时温度(升高/降低/不变)[设计实验]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小组展示: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评。1、如图2-28(b)把烛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在烛蜡中插

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烛蜡的状态的变化,直到烛蜡全部熔化后2min为止。2、如图2-28(a)把碎冰块放入烧

杯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全部熔化后2min为止。[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一位学生看时间,一位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一位学生观察物质状态,并把实验结果及时填入P42表格中。教师巡回指导,控制实验时间。[

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29和图2-30中分别画出冰、烛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各小组展示:教师将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及图像投影,分析不同线段中冰和烛蜡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状态?完成填空:(1)烛蜡加热后,发现;在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2)当温

度低于0℃时,可以发现冰(有、没有)熔化;当温度达到0℃时,发现;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3)冰和烛蜡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放热)小结:(1)晶体、非晶体、熔点的概念(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问题二查看晶体熔点表,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

1)海波的熔点为48℃,当温度为48℃,海波的状态可能有哪些?(2)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2)晶体熔化的条件有哪些?(3)你的实验结果如有偏差,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三)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问题三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那么水

和烛蜡在凝固时又有什么特点呢?与熔化过程类比,思考讨论作图推理出(1)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2)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晶体凝固的条件。(4)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熔化、凝固的应用(1)学生列

举熔化、凝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秦王的水晶宫;在我国寒冷的北方,为防止冬天地窖里的蔬菜被冻坏,常在地窖内放几桶水等。(2)讨论熔化、凝固对我们产生的不利影响,应如何避免?课后练习:1.把正在熔化

的冰放进温度为0℃的房间内,将会看到冰(“会”或“不会”)继续熔化,水(“会”或“不会”)再结成冰.2.人们常说“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16度”,其错误在于.3.(多选)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正确的读法为:()

A.负8摄氏度B.摄氏零下8度C.摄氏负8度D.零下8摄氏度能力提升1.用t1表示太阳表面的温度,用t2表示白炽灯泡灯丝的温度,用t3表示火柴火焰的温度,温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A.t1>t2>t3B.t2>t3>t1C.t1>t3>t2D.t3>t1>t22.在用温

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时,若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3.冬天乌苏里江气温可达到-50℃,河面结冰,冰面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流水与冰面交界处的温度为()A.-50℃B.低于0℃,高于-50℃C.0℃D.无法判断4.在很冷的地区

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原因是()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5.某同学在做固体的熔化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2025303642484

848525660(1)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的直角坐标中描出图像(2)经分析得,该固体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3)根据数据和曲线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

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2)除了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的实

质是(填序号)。(A)水蒸气(B)小水珠(4)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萘的熔化过程的特点是:。(5)理论上,该实验记录的温度和时间的数据越多越好,其好处是什么?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