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功》教学设计3-八年级物理下册【北师大版】.docx,共(6)页,13.10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2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
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
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探究活动一:认识功1、师:同学们,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创造和使用工具使人类智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前面的课程里,
我们已经学习了杠杆和滑轮这些简单的机械,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机械工作过程中的共性。(出示第二张幻灯片):请同学们看一看,然后仔细思考,这些机械工作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必须对工作对象施加力的作用;必须使工作对象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出示第三张幻灯片)师:如果一
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物理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师:其实,对于“功”这个字,从结构上看,他的左边是“工作”的“工”,右边是“力量”的“力”,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用力来完成一项工作
或一次任务取得的成效就是功,2、(出示第四张幻灯片)师:看做功的实例和没有做功的实例。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3、(出示举重运动员幻灯片)判断是否做功师:做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
方向上移动了距离。4、(出示第六七张幻灯片)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生: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如推巨石推不动)生:2、有距离S,但力F=0(如冰柱在冰面上滑行)生: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力和运动方向垂直)1.请同学们做一
做导学案的第一部分。探究活动二:功的大小及计算1、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出示第八张幻灯片)师: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
3米呢?生:图乙和图丙中的木块都比图甲做的功大。总结功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力的大小及移动的距离)2、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1)功的公式:W=F×S(2)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
3)功的单位是:“牛·米”专业名称为:“焦耳”1J=1N·m(出示第十一张幻灯片)使学生对焦耳单位的大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1818年12月24日生于索尔福。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
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他很喜欢电学和磁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后来成为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家。焦耳可以说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
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出示第十二张幻灯片)3、练习功的计算师: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下面几点:(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展示例题时,注意提问:我们用的哪个力
?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是多少?4、请同学们做一做导学案的第二部分。活动三:总结收获(出示幻灯片第十三张)活动四:小测试1.下列几种情况,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人用力推桌子,桌子不动B.人从一楼上到三楼C.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D.起重机
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2.用20N的水平踢力将水平地面上重30N的足球踢出,球在水平方向运动5m,则踢力做的功是()A.100JB.150JC.250J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拉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的两种水平
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粗糙的地面上做功多B.在光滑的地面上做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1.用20N的水平拉力把重为100N的物体沿水平桌面拉动
2m,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J,重力做的功为_____J。活动五:反馈测试结果及布置作业课本107页1—4题。教学反思:本节课首先通过对机械工作过程中共性的研究引出功的概念,并让学生对生活实例的感知加深对机械功
的理解,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以此为据研究不做功的三种情况,进一步加深对做功必要因素的理解。然后讲解功的公式和单位,这部分内容学生很容易获得,关键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反复强调和练习,以此巩固对做功必要因素的应用。板书:功施加力的作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沿力的方向
移动一段距离功的公式:W=F×S单位:“焦耳”1J=1N·m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功》教案执教教师:宋祎煊单位:卫辉市第七中学联系电话:13523867303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