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后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doc,共(2)页,7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1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练习1.“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
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2)选择器材量筒、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3)根据ρ=,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
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与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实验步骤】(4)选择器材、,测得冰块的质量;(5)选择器材,测出该冰块的.(6)
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实验分析】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得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2.(天津2016)小红想测量一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架天平,但没有砝码。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器材:两个质量相近的烧杯、量筒、细线、滴管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
水)。请利用上述器材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精确地测量金属块的密度。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金属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6.(南宁2016)为了测出某液体的密度,某校物理兴趣小组
用如图13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将带有阀门的“U”型管倒置,两个管口分别插入盛有水和某种液体的烧杯中;打开阀门,从抽气口抽出适量的空气,待两管中的压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关闭阀门;分别测量出两管内外页面的高度差h水和h
液;记录的三次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若当时外界大气压为p0,三次试验中“U”型管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和p3,则他们的大小关系是:p0p1,p2p3(均选填“>”,“=”或“<”);待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kg/m3(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3.(2016•达州)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③把自制的
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根据上面的你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
选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2)密度计是利用浮力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选填“越小
’”或“越大”)(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水)试验次数水面高度差h水/cm液面高度差h液/cm12.73.024.55.03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