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DOC
  • 阅读 6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7.000 KB
  • 2022-12-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doc,共(3)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1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成像这一节的内容位于教材第五章光现象第三节,它是光现象中一个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例子之一,是光的反射定律的一个重要的实际应用之一。由于它与生活联系

密切,所以它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

解虚像和实像的区别(3)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体验科学探究实验的方法及过程(2)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归纳

规律的能力(3)在实验中观察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探究实验中,领悟物理现象的奥秘与自然规律的和谐,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3)通过和他人的合作交流,获得更完善的结

论,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三、学情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课堂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生的思维方

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四、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教法: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实验、讲授和讨论并以多媒体为辅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法指导: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知识获得的探究过程。正如古人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的平台,把课堂交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五、教学程序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

体设计如下:1.新课引入: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多媒体图片(桂林山水的倒影),结合平常照镜子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进行新课(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

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我想通过这个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实验时,教师按照实验步骤逐步完成实验,每做一步,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归纳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研究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是虚像的特点,我设计了用光屏去承接像的步骤,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明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虚像,它不是真实光线所会聚的。通过每一步实验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然后完成两道相应的练习,这节课就算是上完了。本节课,

我设计的内容不多,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觉得只要学生把这个问题掌握清楚了,后面的内容很容易学懂,所以我再没设计其他的问题。(2)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3.课堂小结这节课教学容量不太大,所以反馈和巩固可以在

课上完成。让学生自主回答本节课的收获。4.布置作业:(1)依据课本108页《望不到尽头的长廊》的制作方法,自制一个《望不到尽头的长廊》(2)完成课后习题1、2、3、4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