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3-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docx,共(3)页,108.15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0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用特殊方法测量密度教学目标:•知道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原理;•学会用特殊方法测量物体的密度。教学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弹簧测力计、圆柱体、小石头、小碗等教学手段:实验演示、PPT、平板的部分功能。教学过程:•课题引入:教师准备好两个材质不同
的圆柱体,教师使用耍假魔术的方式变化给学生观察辨认,从而引起学生争论。需要对物质进行鉴别,从而进行密度测量。•复习奠基:实验原理:这个实验原理不仅告诉了实验器材,而且还实验操作的思路,先分别测出质量、体积,
然后依据公式计算出密度。•过渡升级:对于常规的密度测量,大家都觉得比较简单,但当实验条件发生改变时还会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吗?下面请大家一起跟随我走进问题空间吧!•虽然有天平提供给你测质量,也有量筒给你测体积,看看你能顺利通过吗?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
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cm3。(3)矿石的密度是___
______kg/m3,从图A到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解答本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本题是怎么处理的?用到了什么研究方法?教师重点点拨:体积的测量分析。演示讲解等效替代
法、体积的测量值偏大、密度偏小。做后反思:本题能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吗?•当只有天平提供给你测质量却没有量筒测体积怎么办?让我们一起去试试吧!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水的质量是1.2kg,则油的密度是kg/m3。虽然没有出现天平,但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却是
天平所完成的任务。教师可演示计算过程。解答本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本题是怎么处理的?用到了什么研究方法?做后反思:实际操作时必须装满吗?说出你的处理方法。•有量筒测量体积,却无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我们又该怎么去测密度呢?大家跟着我学学吧!根据如图所示情景,请思考、讨论解决下列
问题:•怎样测量出物体的质量?•怎样测量出物体的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教师按照测量密度的思路“先分后合”进行讲解分析。利用第一幅图演示分析求出质量:物体放入前后的量筒读数求差,得出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
浮力,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最后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求出质量。利用第二幅图演示分析求出体积:物体放入前后的量筒读数求差,得出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再根据物体浸没时物体体积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得出物体体积。解答本题的核心问
题是几个?本题是怎么处理的?分别用到了什么物理规律?做后反思:这是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交叉融合!•现在既无天平提供给你测质量,又无量筒给你测体积,但给你一只弹簧测力计,你能想法较快测量出物体的密度吗?请各智囊团出发吧!请根据图示进行解答:(1)石块的重力大小等于___N,石块的
质量是_______千克。(2)石块浸没在水中时,石块受到的浮力N,石块的体积为立方米。(3)该石块密度为_______千克/立方米。教师按照图片顺序分析:第一幅图测出了重力,然后求出质量。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结合,先利用称重法计算出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石块体积,最后计算出密度。题目中
解决质量的方法、体积的方法学到手了吗?做后反思:密度与浮力的融合;此法测密度需要注意的细节?物体能自然浸没水中、物体必须浸没。四.课堂小结:1.密度测量的实验原理。2.测密度的几种特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