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doc,共(2)页,5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0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6.3.1测量固体的密度课型实验课节数1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和固体体积;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
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量筒的使用方法。2.如何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难点:如何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谈话法、师生实验探究法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合作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
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情景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多疑国王怀疑金匠将自己的王冠偷梁换柱的故事推进提问:如果让你去鉴定这个王冠是否被掉包,你会以以下哪个物理量去判定?()A.温度B.质量C.密度D.体积经小组讨论确定答案为C选项进而推进新课提出问题:那么这个物理量该怎
么得到呢?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探究之旅。新课讲授一、测量原理首先介绍固体密度同速度一样,也是无法用仪器直接测得的,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讨论一下可以怎样间接的测量出固体的密度?分析总结由公式ρ=mV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
和体积可算出密度,所以确定测固体密度原理为:ρ=mV那么可确定需要测量的量为:①质量:m②体积V若将固体按形状划分为形状规则固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则可确定测量工具如下:二、形状规则物体密度的测量1.小组讨论并确定实验方案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验测量橡皮的密度教学过程学生实验
的过程中,教师走入课堂,指导动手能力较差的小组实验,拍摄流程操作标准的实验过程以树立典型,记录错误操作情况,留作讲评素材。3.汇报实验成果,讲评实验操作流程,总结第一个实验环节。三、形状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量1.量筒的介绍和使用①微课视频展示量筒的介绍和利用量筒测量
液体体积的方法②课件展示量筒读数练习③总结量筒的使用方法④难点:错误读数方式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大小关系的练习:例.向量筒内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2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为()A.等于
8mLB.大于8mLC.小于8mLD.无法确定2.形状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量①微课视频展示形状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②小组讨论并确定测量玉珠密度的实验方案③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验测量玉珠的密度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走入课堂,指导动手能力较差的小组实验
,拍摄流程操作标准的实验过程以树立典型,记录错误操作情况,留作讲评素材。④汇报实验成果,讲评实验操作流程,课件总结形状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四、拓展1.易溶于水的物体,如何测量它的密度?2.测量体积
过大的物体的密度3.测量木块的密度五、作业布置例.现有一个已调平的自制带托盘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一支滴管、细线、适量的水,如何测小石块的密度?要求:(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
,写出计算小石块密度的公式。板书设计6.3.1测量固体的密度一、测量原理:ρ=mV二、三、量筒及其使用俯视读数测量值偏大、仰视读数测量值偏小四、测量方法:①m②V1③V2④ρ=12V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