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doc,共(2)页,4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0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运动与静止状态并学会判断。2.知道参照物并理解参照物的选取原则。3.会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理解速度的定义及物理意义。4.掌握物质的简单运动,完成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状态判断;
参照物的选择;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难点: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判断。教法选择讲练结合法课型复习课课前准备教案、课件、练习卷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课时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5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
面对面过考点考点1:运动与静止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2.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做参照,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做。一般以大地或者相对于地面物体做为
参照物。3.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4.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考点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时间的国际单位符号是其他单位有、2.单位换算:1h=min=s;1min=s
3.时间的实验室测量工具是。4.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1);(2);(3)。5.速度的定义:我们把和的比叫做速度。6.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物体,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7.速度公式:s表示,
t表示,v表示。求路程s=,求时间t=。8.单位换算:1m/s=km/h20m/s=km/h18km/h=m/s考点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或内的运动快慢程度。2.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或的速度。二、重难点巧练1.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做参照物,甲是,路旁的树木是;如果以地面
为参照物,甲是。2.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速度快。3.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00m的铁路桥,所
需的时间是多少?4.如图所示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s--t图像,请根据此图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1)汽车在OA段和BC段做(选“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OA速度为;(3)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板书设计作业
设置教学反思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100200s/mt/s-------------------------------------------------------
--ABC1020304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