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docx,共(5)页,9.64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0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学科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节课选用教材为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本教材注重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求实的科学精神;贴近生活、社会,密切联系实际,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精神;体现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的转变,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学生探究乐趣;加强试验操作试验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节课重点:速
度概念的建立,包括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及计算。本节课难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及单位换算。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
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2、知道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m/s。3、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学生体会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对物体运动快
慢的探究活动,使学产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感受解决问题的喜悦;2、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3、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
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
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一)、引入新课首先展示图片,说明物体运动有的快、有的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围绕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进行思考。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在百米赛跑中,裁判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指出路程相同)观众如何
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指出时间相同)(二)、新课探究通过使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前两种方法并结合实例,发现路程与实践的比值亦可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此时便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第三种方法,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较大者运动
较快。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速度的物理意义、概念、公式、单位及单位换算,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定义一、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路程与通过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3.公
式:v=s/t4.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交通中)换算:1m/s=3.6km/h10m/s=km/h72km/h=m/s二、例题分析例1、下列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D:卡车在市区里的速度为30km/h。例2、奥运冠军刘翔110
米栏的成绩是12.91s,则他运动速度多大?三、练习1、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如图:小名和爸爸开车到李庄,在A地看到的标志牌如图所示,40表示:;16km表示:。四、
小结:学生畅所欲言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首先展示图片,说明物体运动有的快、有的慢。围绕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进行思考,讨论
,以下问题:在百米赛跑中,裁判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指出路程相同)观众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指出时间相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创造生动、活泼的物理情境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探究通过使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前两种方法并结合实例,发现路程与
实践的比值亦可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此时便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第三种方法,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较大者运动较快。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速度的物理意义、概念、公式、单位及单位换算,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定义。分析、思考、回答听讲述,理解速度的定义及计
算公式;写出速度公式的推导式:t=s/v、s=vt说出每个符号的意义及单位。启发学生提出疑问,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时可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进行比较,以便引出本节课的重点——速度概念。例题分析例1、下列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D:卡车在市区里的速度为30km/h。例2、奥运冠军刘翔110米
栏的成绩是12.91s,则他运动速度多大?练习1、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如图:小名和爸爸开车到李庄,在A地看到的标志牌如图所示,40表示:;16km表示:。思考、讨论并完成例题1、例题2通过练习,
学会组合单位大小的比较、换算关系及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应用。速度概念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必须让学生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知道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在此过程中要充
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以便有效地掌握知识重点和关键所在。小结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评价
方式评价等级自评学生评教师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A、真正理解并掌握的B、初步掌握C、参与有关的活动善于与学生合作A、能B、一般C、很好认真的学习态度A、认真B一般C、不认真积极思考问题A、积极有创造性B一般C、不积极当堂检测A、优秀B良C差总评备注:AB
C三个等级分别赋予分值5、4、3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板书)一、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
定义:路程与通过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3.公式:v=s/t4.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交通中)换算:1m/s=3.6km/h10m/s=km/h72km/h=m/s二、例题分析例1、下列运
动中速度最大的是:()D:卡车在市区里的速度为30km/h。例2、奥运冠军刘翔110米栏的成绩是12.91s,则他运动速度多大?三、练习1、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如图:小
名和爸爸开车到李庄,在A地看到的标志牌如图所示,40表示:;16km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