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二、光的反射》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docx,共(6)页,672.94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0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现象。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4、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通过光的反
射定律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情感。重点1、光的反射现象;2、光的反
射规律;3、反射的分类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三、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在科学中了解了一些光的现象,学习了一些关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知识,但较浅,不系统,加上相隔时间较长,所以学生知道的光学知识很有限。初二的学生刚学物理虽
然还没有较好的掌握探究物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但也初步具有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结论的能力,也曾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已有的实验能力是学习这一节物理知识的优势。另外,通过前面物理课的学习,已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而本节又含有较多有趣的物理现
象,所以学生不会觉得本节的学习枯燥无味。四、教学流程y(一)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入新课--------(3分)用手电筒照镜子,引出光的反射现象,如何看见城市的建筑等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二)从生活走向物理
--------(1分)1.人眼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2.灯光下,为什么砖瓦看起来比较暗淡,而油漆的家具看起来却比较光亮?3.教室里的黑板为什么使用毛玻璃?4.上课时,为什么有时会因为“反光”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三)介绍光的反射中的三线、两角--------(2分)(1)AO是入射
光线;O是入射点;OB反射光线(2)ON法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3)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4)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四)光在反射过程中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三线、两角存在什么关系呢?---(8
分)演示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使用微课)分析与结论:1.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3.入射角等于反射角.4.光路的可逆性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了入射光
线才有反射光线,我们的语言习惯一般总是把结果放在前面,原因放在后面,所以表述光的反射定律中的“反”字应写在“入”字前面.(可举一下生活中父子相像的事例,然后要求学生自己修正对上面结论的表述.)(五)学以致用: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光路图。--------(5分)点二名学生演练作图,说依据、作图
步骤(六)引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分)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把(2)连成一个凹凸不平表面)1、镜面反射:—束平行光射向光滑的平面,反射光也是平行的,这种现象叫做镜面反射2、漫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表面
粗糙的物体上,则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2·1·c·n·j·y总结:1、我们能看到身边的物体,是由于有光从这些物体射人了我们的眼睛。2、书、本、文具、课桌都不发光,但当光
照射到它们表面上时,由于表面比较粗糙,光向各个方向反射。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漫反射的光,才使得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些不发光的物体。(七)思考:----(2分)(1)、什么样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什么样的物体表面
发生镜面反射?以什么为标准?(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中,哪个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八)让物理走向生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分)完成上面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九)说一说:你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认识。----(2分)项目镜面反射漫反射不同点光路图反
射面___________反射光线_______________应用或危害______看到的物体相同点都遵循_____________光滑凹凸不平平行射向各个方向光污染光的反射定律不发光(十)巩固练习:考考你----(5分)1.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上仍留有不少水坑,为了不
踩到水坑里,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面上发亮的是水坑B.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暗处是水坑C.背着月光走,地面上发亮的是水坑D.以上说法均不对2.放电影的银幕形成的是()A.光的会聚B.光的发散C.光的漫反射D.光的镜面反射3.当入射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小时,反射角将()A.变小B.不变C.增大4、灯光下,为什么砖瓦看起来比较暗淡,而油漆的家具看起来却比较光亮?(十一)课堂小结学到了什么?----(2分)(十二)拓展:大家来说一说----(3分)大胆假设:假如没有光的反射现象,我们的生活
会是什么样子?(试着说一、二点情况)教学反思《光的反射》是光里面很重要的一节内容。所任教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基础较差,在整个教改氛围比较浓厚的熏陶下,老师利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于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很好,教学效果较好。这堂课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学生是主体,老师在课
堂上充当的是一个“导”的角色,“导”的结果取决于你对学生了解的多少,你对本课难易程度的把握。讲完课后,发现有认为处理较好的地方也还是有很多遗憾的地方。处理较好的地方是:1、从光的反射定律过渡到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自然。2、突破难点:学生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认识
理解了,特别是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使用了网络资源辅助教学。4、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5、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遗憾与改进的地方是: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2、应加强学习时间控制,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须设定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收获,让本节课显得更完整。3、对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学习能力信心不足,不敢对学生全
面放手,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活动中时时不放心,这不利于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能力的培养。3、本课内容比较多,所以本课的探究不能放的太宽泛了,在探究前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思考,考虑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考虑如何正确的引导。4、没有很好地利用课件
辅助教学,所似对于光的反射这节课来说,对学生掌握和充份理解还很不利。总之,要圆满高效完成一堂课,一定要好好预设内容和步骤,了解学生在学习每课时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外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另外还要老师平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