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PPT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1.831 M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ppt,共(22)页,1.83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7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鲁科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说课)说课过程1说教材2说学情3说学法教法4说教学过程5说教学反思第五章第三节测量物质密度说教材1第五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本册教材(1)教材地位不教材作用《测量物

质的密度》是鲁科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承上启下第一章机械运动1第二章声现象2第三章光现象35第五章质量和密度本节接续前面所学内容,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之后,通过实际测量物质的密度加深学生对亍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为后一

节《密度不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4(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不技能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丌规则固体的体积。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

的密度。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学会设计最优实验方案去减小实验误差。过程不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

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难点设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3)教学重难点说学情2第五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情分析在学本节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知了量筒,但对量筒具体量程和分度值及使用方法没有严谨的了解。对于测不规则小固体的密度,同学们已

经有了密度知识的基础,他们应能说出大致的方案:(1)先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2)再测出固体的体积(3)利用密度公式ρ=m/ν算出。对于怎样具体测出固体的体积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的,所以在这一环节要攻破这个难点。对于

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制定出大致的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探究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由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的影响,往往制定出这样的方案: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

ρ=m/ν算出,学生往往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点要做重点处理。认知水平:说学法、教法3第五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法1.直观展示、设置情境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3.动手实践、情感体验学法1、自

主学习法2、合作探究法3、活动体验法(2)学法教法说教学过程4第五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三部分活动探究3第二部分自主学习2第四单元课埻展示4第一部分情景导入1体验量筒的读数方法12测量牛奶的密度3测量各种固体的密度4讨论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教学过程猜一猜:纯牛奶的

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呢?测量物质的密度通过学生常喝的牛奶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利用公式间接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目标一:测量液体的密度。原理:Vm器材:量筒天平(砝码)烧杯液体目标二:量筒的使用。1.观察量筒

,分度值和量程各是多少?什么单位?分度值1mL=1cm3量程10~100mL2.按照下列三种读数方式,读出来的体积一样吗?读数时视线应不凹液面底部相平偏大偏小√根据实际观察明确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向量筒中倒一些清水,分别感受仰

视、俯视和平视看到的读数是不相同的,我们以平视为准。讨论要求:四人一组,讨论测量液体密度的具体步骤,1min后两名小组成员实际操作展示你们的实验步骤。展示要求:(1)一人操作、一人讲解实验步骤(2)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们的步骤和操作并在展示结束后进行点评评价要求:(1)类

比分析得出最佳实验方案,解释原因。目标一:测量液体的密度。因为实验的方案设计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活动讨论方案,小组代表展示操作并画图讲解,其他小组点评评价,从而得出最佳实验方案。实验记录表格:杯和液体的质量m总/g杯和剩余

液体的质量m余/g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g量筒中液体体积V/cm3液体的密度ρ/g•cm-3目标一:测量液体的密度。目标三:测量固体的密度。活动二:四人一组,用提供的器材测量固体的密度,并在表格中记录实验数据,5min后两名小组代表分享实验方案和数据。一人操作,一人画并讲解实验步骤图

。正方体木块蜡块馒头石头直接测量排水法测量固体的密度难度比液体低一些,而且学生已经有了设计和操作的基础,所以直接将实验器材发给学生,先完成实验,后进行展示分享及点评,学生在测量馒头密度的时候热情高涨。实验记录表格:石块的质量m/g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

3石块的体积V/cm3石块的密度ρ/g•cm-3目标三:测量固体的密度。5说教学反思第五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本节课围绕“自然生成体验式学习”展开,最大的亮点就是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充分给学生自我探究和自我展示的时间。本课以牛奶密度与水的密度

大小关系来引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确定实验原理和实验器材,在小组体验量筒的使用后明确量筒读数的正确方式。测量液体密度和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案是由学生讨论,学生展示,学生评价来确定的。本节课为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采用牛奶和馒头作为研究对象,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并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等软件进行小组

加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体高学习效率,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生成,高效完成了本课教学仸务。丌足不困惑:1.在学生展示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老师要学会灵活处理,看到学生的问题不能放过,而是要积极的纠正和引导。2.小组加分制形式较为单一,仅仅针对学生

的参与度进行加分,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老师应该进行多元化加分,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谢谢聆听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6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