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通用版)课前诊断——直流与交流电路 Word版含解析.doc,共(8)页,19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53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前诊断——直流与交流电路考点一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1.考查交流电的产生及图像](2016·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期末)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图乙所示,则()A.t=0.015s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
为零B.t=0.01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C.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D.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Hz解析:选B由图像知:t=0.01s时,感应电动势为零,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B正确;t=0.015s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磁通
量的变化率最大,A错误;线框产生的电动势有效值为22Em=22×311V=220V,C错误;由图像可知,周期为0.02s,频率为50Hz,D错误。2.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及应用]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与方波交流电电流的最大值与频率均
相同,把它们分别通入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若让它们连续正常工作产生的热量相同,则甲、乙两个电热器的工作时间之比为()A.2∶1B.1∶4C.1∶2D.4∶1解析:选A方波的电流有效值Ib=Im,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Ia=22Im。由做功相同,根据做功公式P=I2
Rt得到:tatb=Ib2Ia2=2∶1,则A正确。3.考查交流电的四值及应用](2016·张掖模拟)电动机的内电阻r=2Ω,与R=8Ω的电阻串联接在线圈上,如图所示。已知线圈面积为220m2,共100匝,线圈的电阻为2Ω,线圈在B=2πT的匀强磁场中绕OO′以转速n=600r/min匀速转动
,在合上开关S后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52AB.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102AC.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1000WD.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8002W解析:选B线圈的角速度ω=20πrad/s,电
动势的最大值Em=NBSω=2002V,有效值E=Em2=200V,电路中的电流I=E-UR+r线圈=10A,电流的最大值为Im=102A,选项A错误,B正确;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P出=UI-I2r=800W,
选项C、D错误。考点二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4.考查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2016·南平检测)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端b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增大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C.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的热功率变大D.电流表示数减小解析:选C当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端b滑动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2并联的总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可知总电流I增大,电源的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U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A错误。由于电源的内
外电阻大小关系未知,所以不能判断电源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故B错误。总电流I变大,由P=I2r知,电源的热功率变大,故C正确。总电流I变大,电阻R1的电压和内电压都变大,则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所以电阻R2的电流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增大,故D错误。5.考查含
容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2016·衡阳八中二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大B.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C.电压表V1示数在变大D.电压表V2示
数在变大解析:选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故路端电压减小,而电容器的两端间的电压就是路端电压,结合Q=CU可得,电容器的电荷量减小,故A错误;电路的电流增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电压表V1示数等于电流与R1阻值的乘积,故示数在变大
,故C正确;路端电压减小,而电压表V1示数在变大,电压表V2示数在减小,故D错误。6.考查电压、电流变化的极值问题](2016·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上端逐渐滑向最下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的读数变化量为ΔU,电流表A2
的读数变化量为ΔI2(电表均视为理想电表)。则()A.电压表V的读数先变小后变大B.电流表A1的读数先变大后变小C.电流表A2的读数变大D.ΔU与ΔI2的比值为定值解析:选D根据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上下两部分属于并联关系,当滑动触头滑到中点时,并联部分电阻最大,电路中的
总电阻也最大,因此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此可知电流表A2的读数先变小后变大,C错误;根据U=E-I2r,可知路端电压先变大后变小,A错误;ΔU与ΔI2的比值表示电源的内阻,故为定值,D正确;A1的读数一直变大,B错误。7.考查电流和电压变化量
大小的比较](2016·许昌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有示数,调节可变电阻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ΔU,则()A.可变电阻R被调到较小的阻值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ΔUC.通过电
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ΔUR2D.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等于ΔUR2解析:选C由题意知,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则需电阻R和R1并联后的总电阻阻值增大,则需将可变电阻R增大,即可变电阻R被调到较大的阻
值,故A错误;当R增大时,外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且路端电压增大,所以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量小于ΔU,由欧姆定律知,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也减小,减小量小于ΔUR2,故B、D错误,C正确。考点三交流电路的动态分析8.考查变压器负载变化引起的动态变化问题](2
016·蚌埠三县联谊二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1100匝,副线圈的匝数n2=110匝,R0、R1、R2均为定值电阻,原线圈接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压,开始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
乙A.电压表示数为22VB.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大C.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变大D.当开关S闭合后,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解析:选C电压表的示数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由U1U2=n1n2,U1=220V,得U2=22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小于22V,选项
A错误;开关S闭合后,副线圈中的电阻减小,电流I2增大,R0上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选项B错误;功率P2=U22R总增大,再根据I1I2=n2n1和P1=P2知,选项C正确,D错误。9.考查变压
器负载及副线圈匝数变化引起的动态变化](多选)(2016·潍坊高三段考)如图所示,可调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交流电,副线圈通过滑动触头P可改变其匝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增大R的阻值,通过灯泡L的电流将变大B.仅增大R的阻值,通过灯泡L的电流将变小C.仅将滑动触头
P向下滑动,灯泡L两端的电压将变大D.仅将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灯泡L两端的电压将变小解析:选BD仅增大电阻R时,由于匝数不变,输出电压不变,则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减小,故A错误,B正确;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输出端匝数减小,则输出电压减小,灯泡两
端的电压减小,故C错误,D正确。10.考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及负载变化引起的动态变化](多选)(2016·北京海淀区期末)如图所示是自耦变压器的示意图,负载变化时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输电线的电阻用R0表示。如果变压器上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A.开关S1接a,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示数减小,电流表A示数增大B.开关S1接a,闭合开关S后,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C.断开开关S,开关S1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开关S1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D.断开开关S,开关
S1接a时原线圈输入功率为P1,开关S1接b时原线圈输入功率为P2,则P1<P2解析:选AD开关S1接a,闭合开关S后,负载总电阻变小,电流表A示数增大,电阻R0上电压将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减小,由P入=P出=U2IA可知,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A正确;B错误;断开S,S1接b时初级线圈匝数
变少,故由U1U2=n1n2可知,副线圈电压U2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也增大,即I1<I2,P1<P2,C错误,D正确。11.考查变压器动态变化中的极值问题](多选)(2016·济宁
一模)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55∶1,原线圈接入电压u=2202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上端滑到最下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B.t=0.02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C.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解析:选BC由电压公式知交流电的ω=100π,f=ω2π=100π2πHz=50Hz,故A错误;原线
圈两端的输入电压有效值为220V,由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U1U2=n1n2,所以副线圈两端电压为:U2=n2n1·U1=155×220V=4V(即为电压表的读数),故B正确;由题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上下两部分并联后与R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可知,当滑片P位于中间位置时,并联电阻的电阻值最大,
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上端滑到最下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值将先减小后增大。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先减小后增大,则输入的电流也是先减小后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故C正确,D错误。考点四变压器
与远距离输电12.考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感抗和容抗](2016·衡水市冀州中学检测)图甲所示电路中,A1、A2、A3为相同的电流表,C为电容器,电阻R1、R2、R3的阻值相同,线圈L的电阻不计。在某段时间内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内磁
场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在t1~t2时间内()A.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小B.电流表A2的示数比A1的小C.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相同D.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解析:选C原线圈中磁场如乙图所示变化,则原线圈中的磁通量均匀变化,故
副线圈中产生恒定的电流,因线圈电阻不计,故线圈L对恒定电流没有阻碍作用,所以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相同,而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所以电流表A3的读数为0。只有C正确。13.考查远距离输电的工作原理](2016·黄冈中学模拟)一般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压在十千伏上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要在发电站
内用升压变压器,升压到几百千伏后再向远距离输电。到达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之外的用电区之后,再经“一次高压变电站”、“二次变电站”降压。已知经低压变电站降压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后供给某小区居民的交流电u=2202sin100πtV,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0∶1,则()A
.原线圈上的电压为110002VB.原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100HzC.原线圈使用的导线应该比副线圈的要粗D.采用高压输电有利于减少输电线路中的损耗解析:选D供给某小区居民的交流电u=2202sin100πtV,最大值为2202V,故
输出电压有效值为220V,根据变压比公式U1U2=n1n2,输入电压为:U1=50×2201V=11000V,故A错误;交流电u=2202sin100πtV,故频率:f=100π2πHz=50Hz,故B错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比等于匝数之反比,即I1I2=n2n1=150,副线圈的电流
大于原线圈的电流,所以副线圈的导线粗,故C错误;在输送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公式P=UI,高压输电有利于减小输电电流,电功率损耗ΔP=I2r也会减小,故D正确。14.考查远距离输电的构造、原理及有关计算](
2016·三门峡市陕州中学检测)如图所示,某小型发电站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压为500V,输出的电功率为100kW,用总电阻为10Ω的输电线向远处送电。为提高输电效率,发电站安装一变压比为1∶20的升压变压器,到达用户再用降压变压器变为220V供用户使用(两个变压器均
为理想变压器)。对整个送电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的电流为200AB.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10kVC.降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为11∶495D.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为输电功率的1%解析:选D根据:U1U2=n1n2,输电电压
:U2=n2n1·U1=201×500V=10000V,根据P=UI,输电线上的电流为:I2=PU2=100×10310000A=10A,故A错误;输电线损失的电压:U损=I2R=10×10V=100V,所以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U3=U2-U损=10kV-100V=9900V,故B错误;降
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9900V,输出为220V,所以降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为:U3U4=9900220=49511,故C错误;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为:P损=I22R=102×10W=1000W,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为输电功率的:P损P×100%=1000100×103×100%=1%,故D正确。15.考查变
压器的原理及相关计算](2016·全国乙卷)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Ω、1Ω和4Ω,○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2B.
3C.4D.5解析:选B设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根据变压器匝数比与电流成反比的关系,则原线圈电流为I时,副线圈电流为kI;原线圈电流为4I时,副线圈电流为4kI。根据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得UI-I2R1=(kI)2(R2+R3)4UI-(4I)2R1=(4kI)2R
2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k=3选项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