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组合动作》教学设计2-九年级体育与健康【人教版】.doc,共(5)页,13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8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全国中小学广播操《舞动青春》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依据第三套全国中小学广播操《舞动青春》课标精神,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整套操的优美、动感建立直观影像。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自主探究、团
结互学、学会自我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做操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诱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模仿、去体会、去享受快乐,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以《舞动青春》中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为学习目标,让学生直接观摩整套操的全过程
,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部结构和排列顺序,明确对各领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使之
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教学活动是否与目标和谐一致,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示范、分解动作、让学生展示自我、亲身实践、反复练习、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操的兴趣。
让学生在欢乐的情景中自主能动地学习、生成。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新环境有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同时老师对新生也有一个逐渐认识的阶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
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二是教师自
身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要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我采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广播操的
真实画面,在通过有效的组织、激励、点拨、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充分展示自我的正确身体姿势和运动潜能。四、学习目标:1、学习《舞动青春》的第五节和第六节2、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
并能在学练中相互交流和同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五、重点、难点:1、能够独立完成整节操的连接串联;2、自喊口令与完成动作的统一。第五节体转运动(8拍×8)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八拍1-2两腿屈伸一次,同时两
手插腰3-4左脚向侧一步,同时两手相握前举(两手前伸击掌)5-6上体左转90°,同时左臂胸前平屈,右臂前举(眼看右手)(掌心向下)7-8上体右转180°(眼看右手)第二个八拍1-2上体左转180°,同时两臂
经前(左右臂成直角)至左臂侧举、右臂胸前平屈(眼看左手)3-4上体转动一次(幅度控制在45°内,眼看左手)5-6上体正对前方,同时右臂经下、两臂摆至头上交叉一次(稍抬头)(左手右收前后没有讲究)7-8左脚收回,还原成直立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
二个八拍动作,但方向相反第五至第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动作第六节腹背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八拍1-2两臂经侧摆至上举,两手相握3-4左脚向侧一步,(两脚尖正对前方,侧转体,面向左前方),同时左手扶头后部,右臂前上举(掌心向下)5-6上体还
原,同时两手插腰7-8上体前屈,左手指尖触于右脚尖前(掌心向内外)第二个八拍1-2上体前屈,(向左转体)同时右手指尖于左脚尖前(掌心向外),左臂上举(掌心向外)3-4体前屈振动一次,同时两手指尖触地(掌心向后)5-6左脚收回,同
时下蹲,两手扶膝上部(十指指尖相对,眼看前下方)7-8还原成直立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动作,但方向相反第五至第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动作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画面。2、口令与动作统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喊口令、自己指挥自己,让口令与动作完美统一,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运动乐趣、成功的快乐。3、合作探究、提高认识、反馈目标。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培
养了学生的互助意识。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你帮助了谁?谁关心了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开展评价,矫正动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