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正手发球和反手攻球》PPT课件2-七年级体育与健康【人教版】.ppt,共(14)页,93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5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乒乓球教学—乒乓球简介、握拍及发球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国球乒乓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它的英语官方名称是“tabletennis”,意即“桌上网球”。乒乓球命名起源于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就以“乒乓球
”作为它的官方名称,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时使用。台湾和日本则称为桌球,意指球桌上的球类运动。乒乓球比赛荣誉邓亚萍,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她颁发金牌张怡宁、刘国梁,现任男队主教练施之皓,现任女队教练中国队在历届世
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的冠军男子单打冠军:16次女子单打冠军:19次男子双打冠军:15次女子双打冠军:19次混合双打冠军:18次男子团体冠军:17次女子团体冠军:17次乒乓球比赛的起源1890年,几位驻守印
度(India)的英国海军(navy)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tennis得名
的由来。Table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最初,tabletennis有其它名称,如Indoortennis。后来,一位美国
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ong后来成了table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乒乓球的规格2
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乒乓球台器材规格球台—高76厘米、长2.74米、宽1.525米,颜色为
墨绿色或蓝色。球网—高15.25厘米、台外突出部分长15.25厘米,颜色与球台颜色相同。球—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硬球。挡板—高0.75米、宽1.4或2米.乒乓球握拍方法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一、直
拍握法:拇指和食指自然弯曲,虎口靠近拍柄,钳住拍柄,其余三只自然弯曲,以中指的第一和第二指节顶住球拍背面,并形成用力支点,握住球拍。直拍握法的特点: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二、横拍握法:虎口压住球拍的右肩,用拇指和食指
压住球拍的两面,其余三指依次环握球柄。横拍握拍法的特点: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握
拍注意点(一)无论哪种握法,握拍都不应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手腕僵硬,影响发力时的手腕动作,过松则影响击球力量和击球的准确性。(二)握拍不宜太浅。直握时,食指和拇指构成的钳形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一)正手发奔球
•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
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2、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乒乓球发球(三)正手发平击球(四)反手攻球步法的移动•一、单步一般在来球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内应用,是对付各种近网球和追身球
的有效步伐。因为移动的范围小,动作移动的幅度不大,所以身体重心转换的比较平稳。这种步伐适用于各种不同打法的球员。•二、并步这种并步比跳步移动范围要小,移动时重心的稳定性也比跳步好的多。这是削球所运用的
重要步伐之一。同时也是各种快攻和弧圈型打法在实战中,做小范围内的移动,来对付削球的一种快捷移动的好方法。而且还是在处理来回球的相持过程中常用的有效步伐。•三、跨步主要应用在近台快攻过程中,击打来回球比较好。跨步在以横向移动时
,和并步或跳步结合应用效果最佳,但与自身连续运用效果最差,这是因为跨步与跨步衔接后,身体重心越来越低,不利于下一板击球。•四、跳步跳步一般多用于来球速度不快,而又与身体距离较远的来球。弧圈型打法的球员,一般是在中台左右转移或
侧身转移的两中情况下运用跳步。•五、交叉步在运动中击球,可见其稳定性要比前四种步伐要很低。作为快攻和弧圈型打法的球员,在侧身进攻后,再扑左(右)角空档时或在走动中拉冲削球时,就会常常运用这种交叉步伐。主要战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