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横箱分腿腾越》PPT课件1-七年级体育与健康【人教版】.ppt,共(17)页,18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5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横箱分腿腾越设计思想1.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课通过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以兴趣为突破口,倡导合作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判断和
相互协作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综合素质。同时使学生获得或获取日常生活的实用技能,不断克服胆怯心理和畏惧情绪,树立自信心,培养和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保护与帮助意识,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等意志品质。2.分层教学是本课的教学特色。“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
一个学生受益”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本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分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横箱分腿腾越的乐趣。3.器材的使用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自制的辅助器械和积极的学练,使学生能很好
掌握该项目运动技术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下肢和腰腹肌力量及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让学生更能体验提臀和分腿动作,更大程度的增强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攻克
了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横箱分腿腾越是水平四中支撑跳跃的重要教材。它是山羊分腿腾越技术的深化,同时,学好该教材能为今后学习其它支撑跳跃技术做好铺垫。因此,该教材在整个支撑跳跃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是横箱分腿腾越单元的第二次课(新授课),主要是加强分腿提臀动作。让学生充分提臀分腿为过横箱做准备。因此,在教学中对提臀和分腿动作要做强化练习。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阶段已经学过山羊分腿腾越,而横箱分腿腾越与山羊分腿腾越动作技术高度相关。因此,在学习横箱分腿腾
越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在初一阶段学习山羊分腿腾越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腿部爆发力、柔韧性以及上肢力量欠缺,而横箱分腿腾越技术相对复杂,提高了对腿部爆发力、柔韧性、上肢力量的要求,而这些素质的提高需要长久坚持练习才能有效。为此,我从初一开始就注重
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肥胖、高矮、协调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该动作技术时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要体现分层教学。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使学生建
立横箱分腿腾越的动作概念,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了解横箱分腿腾越的锻炼价值。•②技能目标:使85%左右的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能够达到充分分腿提臀,其中20%学生在保护下能独立完成完整动作。同时在练习中能体验到踏跳有力、提臀分腿,发展跳跃、力量等身体
素质。•③情感目标: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勇敢精神,克服胆怯心理,增强协作精神和安全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踏跳有力、提臀分腿•难点:提臀高度和分腿充分教学教法教法:语言法、直观法、完整和
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合作探究法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比较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1、体能练习:•①俯卧支撑•20秒/组*2•②俯卧支撑分腿直立•10个/组*2•③立卧撑•5个/组*2•④开合跳•20个/组*1•⑤仰卧起坐•20个/组*1主体环节
•2、山羊分腿腾越练习•助跑踏跳、提臀回落练习•助跑、踏跳、提臀分腿练习•③在同学的保护下完成山羊分腿腾越完整动作•④利用辅助器械加大动作幅度完成山羊分腿腾越动作•3、“挑战自我”学生根据自己的现状选择适宜器械进行练习•4、尝试横箱分腿腾越完整技
术拉伸练习•四列横队体操队形二四排向左横跨一步•教法:•教师领做•配乐结束部分•1、放松整理•2、集合小结•组织:四列横队密集队形•教法:•1、小结本课教学情况。•2、布置学生归还器械。•3、师生互道再见,下课。教具准备•踏跳板:四
块•体操垫:四块•山羊:3只•跳箱:1个•山羊辅助器械:4套•录音机:一台教具准备•踏跳板:四块•体操垫:四块•山羊:3只•跳箱:1个•山羊辅助器械:4套•录音机:一台预计生理负荷•练习密度:全课39%•内容主题41%•
练习强度:中等偏上•运动负荷:110——125次/分课后记载本课是从山羊分腿腾越过渡到横箱分腿腾越。学生们经过练习、提高,制定目标在尝试练习、提高,最后超越自我实现更高的目标,在练习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己的角色并能够在集体中展现自我,得到同学的支持和认同
。我认为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主动性,掌握了学习方法,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上,我对优秀的学生及时做出充分的肯定;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多鼓励多帮助,并适时给与表扬。老师的表扬,同伴的鼓励给同学装上了自
信、坚强的翅膀。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在课上帮助每个学生克服内心的自卑、恐惧心理,使她们融入到集体之中,与同学合作、交流。我坚信:“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