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乒乓球》教学设计3-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版】.docx,共(2)页,64.06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1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乒乓球“直拍反手推挡”教学设计说明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认识规律和心理负荷为理论依据,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融入多媒体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多元评价
,提高课堂实效性,利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二、教材分析: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开展广泛,经常参加乒乓球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乒乓球直拍反手推挡技术是最基础、相对简单、适
合初学者,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要做到熟练运用,同时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怎么样能做到稳定的控制拍型。本课的难点在于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三、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水平(四)七年级学生,在此
之前学习了乒乓球握拍、移动、球性练习,有一定的“球感”,但小学阶段开展的情况不均衡,七年级学生的乒乓球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球感较好,有的学生甚至第一次接触乒乓球。在学习直板反手推挡技术时,可能会出现不能很好的控制拍型、接不住球、找着球、下网
、出台等现象。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稳定控制拍型,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四、教学流程:(一)、热身:1、队列练习;2、在老师带领下进行8子形慢跑、后踢跑等;3、老师带领下进行乒乓球操热身操。(二)、乒乓球直板反手推挡学习1、教师问题导入,学生看图自学;2、教师讲解、示范;3、
学生在指令下进行无球模仿练习;4、学生在球台上进行无球模仿练习(规定起止点);5、分成两个小组,教师指导学生击固定球推挡练习;6、教师讲解示范并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自抛反弹球推挡练习;7、教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自抛反弹
球接推挡技术练习;8、学生展示、师生评价。(三)、体能练习:1、听信号做出蹲下、跳起、左右并步;2小组为单位绕球台并步练习;3、小组长带领绕球台交叉步练习。(四)、身心调整1、伴随音乐进行拉伸放松;2、对整节课进行简要总结五、教学特点:1、采用程序教学:通过
观察示范—模仿练习—辅助练习—完整练习—展示评价的教学过程。2、采用小组学习形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3、充分利用自制器材,充分发挥小器材作用。乒乓球“直拍反手推挡技术”教学课时计划授课内容乒乓球:直拍反手推挡技术学习目标1、学习乒乓球直拍反手推挡,
使90%学生能稳定控制拍型,10%的学生能在高点期击球。2、培养学生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协作的团队精神。重点稳定控制拍型(固定拍型)难点在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课的结构时间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组织形式及要求开始热身部分8′一、课堂常规二、热身活动1、队列练习:原地三面转法2、围绕
球馆慢跑(绕球台8字跑、后踢跑、行进间头上,背后击掌)3、乒乓球操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3、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练习原地三面转法4、学生按照教师指令慢跑5、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进行乒乓球操♀♀♀♀♀♀♀♀♀♀♀♀♀♀
♀♀♀♀♀♀♀♀♀♀♀♀♀♀♀♀♀♀要求:★1、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2、听从指挥步调一致3、动作到位,活动充分学习提高部分3′24′一、球性练习二、“反手推挡”动作技术要领:近台站反手位,执拍横于腹前;来球时,球拍后引、肘部自然下垂、大臂带动小臂向前
上方推出,击球后迅速还原。动作图解:口诀:推挡多用反手方;肘为轴心臂腕动;前臂发力向前下倾;推挡多球上中1、原地向上颠球100次2、原地向上颠球,教师哨子响起时,学生向上颠高30厘米、然后迅速还原至20厘米。1、问题导入,学生观看图自学:(1)“直拍反
手推挡”的拍型是什么样的?2、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技术;3、教师带领学生,做无球直拍反手推挡模仿练习;4、在台球上固定起止点,指导学生进行无球推挡练习;5、分成两个小组,击固定球推挡练习;6、教师讲解、示范并指导学生自抛反弹球练习;7、教师指导学生单人掷球接推挡动作练习;8、优秀学生展示
;9、师生共同评价。1.熟能生巧,多练习2.颠球力量适中,不要过高或过低。4、学生身体不贴近球桌,有序进行。5、学生每7人再一个吊固定球的器材前按照要求练习反手推挡。6、4人一组,在乒乓球桌上按照老师的要求自抛反弹球反手推
挡练习7、学生做单人掷球接推挡动作练习(两人交换掷球)6′体能练习1、听信号做蹲下、跳起、左右并步。2小组为单位绕球台并步练习;3、小组长带领绕球台交叉步练习;要求:姿态标准、动作到位结束部分4′放松活动,教师小结1、放松活动:拉伸放松2、
点评本课情况:表扬、鼓励、发扬优点,提出希望、增强信心;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3、收拾器材,师生告别要求:动作自然放松场地器材1、乒乓球拍:15幅;2、乒乓球:200个3、图钉、线、胶带预计身心负荷预计练习密度40—45%预计平均心率125—140
次/分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