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docx,共(4)页,713.72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0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八年级历史备课组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几代领导人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掌握“九二共识”及“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了解海峡两岸交往概况;培养学
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党和政府
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激发爱党情感;通过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
认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朗祖筠的演讲《漫漫返乡路》。由视频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细细品味“祖国的宝岛”一词,它包含哪些含义?提示:一是说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二是说台湾是一方宝地。可是,作为中国的领土,两岸的人民却不能自由往来,甚至处于
长期的隔绝、长期骨肉分离的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的隔绝状态是什么时候被打破的?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了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台湾——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教师:我们常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那么
,我们有哪些史料可以证明?提示:三国时期,就有万人大船队从大陆到达台湾(当时叫作夷洲);元朝时,中央政府正式对台湾实行管辖;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1684年,康熙在台湾设置台湾府。-2
-八年级历史备课组2.老师通过展示课件,增强学生的印象:3.引导学生回答:台湾最后与祖国分离与前两次分离以及香港、澳门与祖国的分离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提示:前两次分离以及港澳的分离是由外国侵略造成的;台湾最后一次与祖国分离是国共内战导致的,属于中国的内政。
(二)对台政策及态度1.读课本的内容。2.提出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大陆对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解放台湾”;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在
新形势下提出“八项主张”。2005年胡锦涛提出对台“四点意见”、颁布《反分裂国家法》。2015年习近平提出的“六点意见”。3.教师讲述:1958年到1979年的对金门炮击政策。1958年8月23日,人民
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仅2小时内,就有4.5万多发炮弹密集倾泻到金门岛,炮战持续64天。这场战争后来演变成象征性战役。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再往后一般炮弹里又只装宣传品。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开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这样的“
炮战”,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整整打了20年。4.读教材,分析讨论:1979年后,两岸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提示:1979年开始,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三
)两岸关系在新时期的发展1.图片展示:-3-八年级历史备课组2.教师提问:看上图,图中左右角显示的是什么会?它们成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提示:海基会和海协会。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中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
会。3.引导学生回答:两会在历史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提示: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4.教师讲述:之后,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在反对
“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化,不断取得进展。目标导学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图片展示:两岸日益密切交往的史实(四个方面)2.教师讲述: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
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史料展示:2007年,两岸投资贸易继续保持发展势头。据商务部统计,全年大陆批准台资项目3299项,实际利
用台资17.7亿美元;全年两岸贸易额为1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2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大陆自台湾进口10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大陆继续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
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4.提问:海峡两岸的经济交往呈怎样的态势?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在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的今天,还有哪些势力在阻碍我们的统一大业?提示:两岸经贸日益密切。祖国统
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5.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本课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否实现统一呢?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提示1:能实现统一,因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收复台湾提供了坚实后盾。提示2: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政策的指导;海峡两岸同文同种,统一是
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提示3:港澳的成功回归为最后台湾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6.学生分析:大陆和台湾现在为了推进祖国早日统一,应该怎么做?我们当代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思考,教师提示。三、课堂总结出示图片,请学生一起回顾本节
课的内容。本课以台湾和大陆的交流方式为主线,介绍了60多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所在。统一是人心所向,-4-八年级历史备课组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
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我们都坚信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会实现,因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3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