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单元 第2讲.ppt,共(48)页,1.310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6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2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最新考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F2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是9∶3∶3∶1。•2.F1产生配子时,等位
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3.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别由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引起。•4.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
律。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5.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为双杂合个体,F2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由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致死基因的存在,结果往往会出现与9∶3∶3∶1不一致的分离比。•[课前导学]知识点一两对
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过程黄色圆粒黄色圆粒绿色圆粒93两对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随机结合随机YYRRYyRrY-R-Y-rrYRYryRyr•[小题通关]•1.思考判断:•(1)F1(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
例为1∶1。()•(2)F1(基因型为YyRr)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4种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4)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5)自由组
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6)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基因型不同的生物,表现型也不会相同。()•【答案】(1)√(2)×(3)×(4)×(5)×(6)ו2.(2017年吉林一中质检)下表是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二代基因型,其中部分
基因型并未列出,而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项目YRYryRyrYR12YyRRYyRrYrYYRrYYrr3YyrryR4YyRryyRRyyRryrYyRrYyrryyRryyrr•A.1、2
、3、4的表现型都一样•B.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一次•C.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四次•D.基因型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1处为YYRR,2处为YYRr,
3处为YyRr,4处为YyRR,它们都表现为双显性性状,A正确;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一次,占子二代的1/16,B正确;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四次,占子二代的4/16,C正确;1处为YYRR,占1/16,2处为YYRr,占2/16,3处为YyRr,占4/16,4处为YyRR,占
2/16,因此基因型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3>2=4>1,D错误。•[课前导学]•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知识点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非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非等位基因杂交育种自交连续自交预测和诊断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小题通关]•(2017年河北保定模拟)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
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饱满73%,黄色皱缩2%,白色饱满2%,白色皱缩23%。对上述两对性状遗传分析正确的是()•A.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控
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C.两对性状中有一对的遗传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D.若F1测交,则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不等•【答案】D•【解析】纯种黄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白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
饱满,说明黄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饱满相对于皱缩为显性性状,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饱满73%,黄色皱缩2%,白色饱满2%,白色皱缩23%。其中黄色∶白色=3∶1,饱满∶皱缩=3∶1,如果符合自由
组合定律,F1自交后代分离比应符合9∶3∶3∶1。•但本题给出的数据不符合9∶3∶3∶1,因此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该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而且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一部分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F1产生4种
配子,而且比例不相等,A、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F2中黄色∶白色=3∶1,饱满∶皱缩=3∶1,所以每对性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由于F1产生4种配子,而且比例不相等,所以若F1测交,则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不等,D正确。•[课前
导学]•1.科学地选择了______作为实验材料。•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应用了________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4.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即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________,并且设计了新的______实验来验证
假说。知识点三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豌豆统计学假设测交•[小题通关]•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后分析多对相对性状•B.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C.正确地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
料•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答案】C•【解析】孟德尔遗传实验是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忽视重组类型的含义,概念不清导致错误•(1)明确重组类型的含义:重组类型是指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2)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
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并不都是(3+3)/16•①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3+3)/16。•②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1/16+9/16=10/
16。•因此,不要机械地认为只有一种亲本组合方式,重组性状只能是(3+3)/16。•2.自由组合定律9∶3∶3∶1的变式剖析•1.(2017年山西孝义高三一模)利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其中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现用黄色圆
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B.子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1/4•C.子代中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3/4•D.让
子代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答案】D考查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结果分析及应用•【解析】亲本黄色圆粒豌豆(Y_R_)和绿色圆粒(yyR_)豌豆杂交,对其子代性状进行分析,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可推知亲本
黄色圆粒豌豆应为YyRr,绿色圆粒yyRr。子代重组类型为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黄色皱粒(Yyrr)占1/2×1/4=1/8,绿色皱粒(yyrr)占1/2×1/4=1/8,两者之和为1/4。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是杂合子,子代纯合子有y
yRR和yyrr,其中yyRR占1/2×1/4=1/8,yyrr占1/2×1/4=1/8,两者之和为1/4,则子代杂合子占1-1/4=3/4。子代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1/3YyRR和2/3YyRr,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两者杂交所得后代应为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2∶1∶1。•2.(2017年湖南衡阳第八中学第一次质检)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蓝色∶鲜红色=1∶1B.蓝色∶鲜红色=3∶1•C.蓝色∶鲜红色=9∶1D.蓝色∶鲜红色=15∶1性状分离比9∶3∶3∶1变式及应用•【答案】D•【解析】F1蓝色杂合子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后代中蓝色∶鲜红色=3∶1,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纯
合子表现为鲜红色;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可分别表示为AABB、aabb,F1蓝色植株AaBb自交,F2中鲜红色植株占1/16,所以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鲜红色=15∶1。•3.(2017年山东临沂模拟)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
)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答案】B•【解析】由题干分析知,当个体中出现YY或DD时会导致胚胎死亡,因此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能产生
4种正常配子;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YyDd1种;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yyDd)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4.(2017年中原名校联考)某植物的
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
组实验:考查遗传定律的验证项目亲本F1生殖细胞及比例组合一甲×丁BDe∶Bde∶bDe∶bde=4∶1∶1∶4组合二丙×丁BdE∶Bde∶bdE∶bde=1∶1∶1∶1•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B.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
e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C.若仅用花粉鉴定法(检测F1花粉性状)即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丙×丁•D.除单独使用花粉鉴定法外,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另有2个•【答案】D•【解析】由表可
知,甲和丁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BbDdee,如果B/b与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由表中F1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4∶1∶1∶4可知,基因B/b、D/d位于
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配子Bde和bDe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出现比例较低,A错误;组合二丙与丁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ddEe,由F1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可知,基因E/e和基因B/b、D/d
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要通过检测F1花粉性状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两亲本杂交后F1中同时含有D/d和E/e时,才可根据F1花粉性状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符合条件的组合有•1.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1)看F2的表现型比例
,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例为9∶3∶4,则为9∶3∶(3∶1),即4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若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分离比为15∶1,则为(9
∶3∶3)∶1。•2.验证遗传的两大定律常用的4种方法验证方法结论自交法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
基因控制测交法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验证方法结论花粉鉴定法花粉有两种表现
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取花
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1.原理:由于任何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任何一对等位基因,其遗传时总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分别分析,最后将
各组情况进行组合。•2.题型•(1)配子类型问题•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的种类等于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如: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的计算: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方法•(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
子间结合方式的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则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3)基因型、表现型问题•①已知双亲基因型,求杂交后得到的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如AaBbCc与
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2种表现型;•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1种表现型;•Cc×Cc→后代有3种基因
型(1CC∶2Cc∶1cc),2种表现型。•因而AaBbCc与AaBBCc→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2×1×2=4种表现型。•②已知双亲基因型,求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规律: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
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求出后,再相乘。•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求:•a.子代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b.子代基因型为A_bbC_的概率。•分析:将杂交组合先拆分为Aa×Aa、Bb×bb
、CC×Cc,分别求出子代为Aa、bb、Cc的概率依次为1/2、1/2、1/2,则子代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为1/2×1/2×1/2=1/8。按前面所述分别求出子代A_、bb、C_的概率依次为3/4、1/2、1,则子代基因型为A_bbC_的概率
应为3/4×1/2×1=3/8。•③已知双亲类型求不同于亲本的子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规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的概率=1-与亲本相同的子代类型的概率。•如上述中亲本组合为AaBbCC与AabbCc,则•a.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的概率=1-与亲本相同的子代类型的概率=1-(AaBbCC+Aab
bCc)=1-(2/4×1/2×1/2+2/4×1/2×1/2)=6/8=3/4。•b.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的概率=1-与亲本相同的子代表现型的概率=1-(A_B_C_+A_bbC_)=1-(3/4×1/2×1+3/4×1/2×1)=1-6/8=1/
4。•1.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故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210克。甲桃树自交,F1每桃重150克。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克。甲、乙两桃树杂交,F1每桃重135~165克。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
)•A.甲AAbbcc,乙aaBBCC•B.甲AaBbcc,乙aabbCC•C.甲aaBBcc,乙AaBbCC•D.甲AAbbcc,乙aaBbCc考查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答案】D•【解析】因为一个显性基因可使桃子增重15克,由甲桃树自交,F
1每桃重150克,知甲桃树中应有两个显性基因,且是纯合子;又由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克,知乙桃树中应有两个显性基因,且是杂合子;甲、乙两桃树杂交,F1每桃重135~165克,进一步确定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
和aaBbCc。•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则:•(1)AaBbCc和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2)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种数为________。•(3)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与表现
型的种类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4)杂交后代中AAbbCc和aaBbCC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5)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_bbC_与aaB_C_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6)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查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与概率计算•【答案】(1)8种4种(2)32种(3)18种4种•(4)1/321/16(5)3/163/16(6)9∶3∶3∶1•【解析】(1)AaBbCc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AaB
bCC的配子种类数为:2×2×1=4种。(2)AaBbCc×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3)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3×2=18种基因型,有2×2×1=4种表现型。(4)杂交后代中AAbbCc的概率为1/4×1/4×1/2=1/32;aaBbCC的概
率为1/4×1/2×1/2=1/16。(5)A_bbC_的概率为3/4×1/4×1=3/16;aaB_C_的概率为1/4×3/4×1=3/16。(6)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3∶1)=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