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1单元 第3讲 真题精炼(含答案解析) 课后练习

DOC
  • 阅读 6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141.000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1单元 第3讲 真题精炼(含答案解析) 课后练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1单元 第3讲 真题精炼(含答案解析) 课后练习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1单元 第3讲 真题精炼(含答案解析) 课后练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1单元 第3讲 真题精炼(含答案解析) 课后练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1单元 第3讲 真题精炼(含答案解析) 课后练习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1单元 第3讲 真题精炼(含答案解析) 课后练习.doc,共(10)页,141.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5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彩小篱匠文库必修2第一单元第3讲一、单项选择题1.(2017年河北定兴三中月考)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

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

态结构【答案】C【解析】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有平行关系,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

有自由组合,这也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B正确;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C错误;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D正确。2.(2017年山东潍坊检测)小鼠的体色

有黄色和黑色两种,尾有正常尾和弯曲尾两种,其中一种为伴X染色体遗传。用黄色正常尾雌鼠与黄色弯曲尾雄鼠杂交得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黄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2∶1∶2∶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黄色为显性性状B.控制尾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弯曲尾为显性性状C.两对相对性状中,有一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D.让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雄鼠的表现型只有2种【答案】D【解析】黄色正常尾雌鼠与黄色弯曲

尾雄鼠杂交,F1的体色中雌鼠黄色∶黑色为2∶1,雄鼠中黄色∶黑色也为2∶1,因此判断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黄色对黑色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致死。F1的尾型中,雌鼠都为弯曲尾,雄鼠都为正常尾,因此判断正常尾和弯曲尾基因位于X染色

体上,且弯曲尾为显性,正常尾为隐性。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雄鼠表现型有4种。3.(2017年佛山顺德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图为某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一种单基七彩小篱匠文库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3、5号一定是此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5号与6号再生一孩子,该孩子患病的概率一定为50%D.9号的致病基因可能与2号有关【答案】B【解析】由系谱图中3、4、7的表现型可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A正确;3号和5号均为此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而1号可能不携带该致病基因,B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号与6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为50%,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号与6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再生一患病孩子的

概率也为50%,C正确;分析系谱图可知,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5号与6号,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D正确。4.(2017年江西南昌一模)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已知Ⅰ2患白化病,Ⅲ3患红绿色盲症,如果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

9/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Ⅱ4、Ⅱ5、Ⅲ1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B.Ⅱ5、Ⅲ1均没有携带相关致病基因C.Ⅱ4、Ⅱ5携带白化病基因、Ⅲ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D.Ⅲ1携带白化病基因,Ⅲ2同时携带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答案】B【解析】假设白化病相关基因为a,红绿色盲症相关基因为Xb。

若Ⅱ4、Ⅱ5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他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Ⅲ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或2/3Aa,1/2XBXB或1/2XBXb,Ⅲ1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BY,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1/3×1/2+2/3×1/4)×3/4=1/4

,A错误;若Ⅱ5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BY,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Ⅲ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或1/2Aa,1/2XBXB或1/2XBXb,Ⅲ1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BY,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

性纯合七彩小篱匠文库的概率=(1/2+1/2×1/2)×3/4=9/16,B正确;若Ⅱ4、Ⅱ5携带白化病基因,则他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Ⅲ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或2/3Aa,1/2XBXB或1/2XBXb,Ⅲ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

AAXBY,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1/3+2/3×1/2)×3/4=1/2,C错误;若Ⅲ1携带白化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BY,Ⅲ2同时携带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BXb,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

=1/3×1/2=1/6,D错误。5.(2017年山西吕梁、孝义三模)植物A的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植物B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两种显性基因均存在时为红花,否则为白花;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受一对位于X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各项的描述中子代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是()A.植物A的杂合抗病与杂合抗病植株杂交B.植物B的双杂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C.白眼雄果蝇与红眼杂合雌果蝇交配D.红眼雄果蝇

与红眼杂合雌果蝇交配【答案】C【解析】植物A的杂合抗病与杂合抗病植株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中抗病∶易感病=3∶1,A会出现;植物B的双杂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双隐性)杂交,相当于测交,由于两种显性基因均存在时为红花,否则为白花,所以子代中白花∶红花=

3∶1,B会出现;白眼雄果蝇与红眼杂合雌果蝇交配,子代中白眼果蝇∶红眼果蝇=1∶1,C不会出现;红眼雄果蝇与红眼杂合雌果蝇交配,子代中红眼果蝇∶白眼果蝇=3∶1,D会出现。6.(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某科研小组用一对

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子代圆

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2/3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圆眼、长翅果蝇后代出现棒眼、残翅,说明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A正确;由题意可知,雄性后代既有圆眼也有棒眼,雌性

后代中有圆眼果蝇、无棒眼果蝇,说明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B正确;由于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杂合子占100%,C错误;雌性子代中存在与性别

有关的显性纯合致死现象,D正确。七彩小篱匠文库7.小鼠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其遗传家系谱图如下。甲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Ⅰ4和Ⅱ4

无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病的遗传特点相同,均与性别无关B.Ⅱ1和Ⅲ4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XBC.Ⅳ1的基因型为AaXbYB的概率是1/8D.Ⅳ1为雌鼠时,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48【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甲病

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再由Ⅱ1、Ⅱ2均不患甲病,但Ⅲ1患甲病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Ⅰ1、Ⅰ2不患乙病,但Ⅱ2患乙病可推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甲、乙两种病遗传特点不同(前者

与性别无关,后者与性别有关)。Ⅱ1的基因型应为AaXBXb(Ⅲ1的基因型为aaXbYb),Ⅲ4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B)。Ⅲ2的基因型为1/3AAXBX

b、2/3AaXBXb,Ⅲ3的基因型为1/2AaXBYB、1/2AaXbYB,则Ⅳ1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3×1/2+2/3×1/2=1/2,Ⅳ1的基因型为XbYB的概率为1/2×1/4+1/2×1/4=2/8,故Ⅳ1基因型为AaXbYB的概率为1/2×2/8=1/8。Ⅳ1为雌鼠时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3×1/4×1/2×1/2=1/24。8.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表现为白色。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与一只芦花公

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应是()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毛之比为3∶1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

3∶3∶2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与一只基因型为CCZBZB的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才能都是芦花鸡,即CcZBW、CcZBZb。如果

子一代雌雄个体交配,子二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是1/16CCZBW(芦花母鸡)、2/16CcZBW(芦花母鸡)、1/16ccZBW(白羽母鸡)、1/16CCZbW(非芦花母鸡)、2/16CcZbW(非芦花母鸡)、1

/16ccZbW(白七彩小篱匠文库羽母鸡)、1/16CCZBZB(芦花公鸡)、2/16CcZBZB(芦花公鸡)、1/16ccZBZB(白羽公鸡)、1/16CCZBZb(芦花公鸡)、2/16CcZBZb(芦花公鸡)、1/16ccZBZb(白羽公鸡)。因此子二代中公鸡∶母鸡=

1∶1,①正确。芦花鸡中公鸡∶母鸡=6/16∶3/16=2∶1,②正确。公鸡中芦花∶白羽毛=6/16∶2/16=3∶1,③正确。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3/16∶3/16∶2/16=3∶3∶2,④正确。9.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与育性如表。科学家发现,白眼雌果蝇(XrX

r)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产生的F1中,偶尔也出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称“例外”)。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环境改变因素,对上述例外的解释中,正确的是()性染色体性别育性XXY雌性可育XO雄性不育XXX、OY-死亡A.亲本雄果蝇产生了XRXR的精子B.亲本雌果蝇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

C.子代中XRXr个体为红眼雌果蝇D.子代中XRO个体为红眼雌果蝇【答案】B【解析】亲本雄果蝇只产生XR和Y的精子,A错误;个别白眼可育雌蝇的基因型为XrXrY,说明亲本雌果蝇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B正确;子代中XRXr个体为红眼雌果蝇,但属于正常后代,不属于例外,C错误;子代中不含性染色体

的卵细胞与含XR的正常精子结合,产生的XRO个体为红眼雄果蝇,D错误。10.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蓝色两种,花色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到F

1,F1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aaXBY、aaXBXB、aaXBXbC.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色∶蓝色=13∶3D.F2开蓝

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七彩小篱匠文库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开蓝色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aXBX

b。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两者杂交,得到的F2中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aXBXb,故开蓝花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4×(1/4+1/4+1/4)=3/16,开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

3/16,两种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蓝色=13∶3。开蓝花的雌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Xb,在F2中各占1/16,故F2开蓝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aaXBXB)占1/2。11.科研人员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中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该突

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他们用该突变体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值(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值(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

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答案】C【解析】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无论显性或隐性突变,对于

子代雌株无影响,子代雄株全为突变体;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该显性基因随X染色体传给子代雌株,则子代雌株全为突变体,而雄株中无突变体;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子代雌雄株均不表现出突变性状;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中无论在雌株还是在雄株中,突变性状个体均占1/

2。12.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Ⅱ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Ⅱ3和Ⅱ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两对等位基因均可单独致病。Ⅱ2不含Ⅱ3的致病基因,Ⅱ3不含Ⅱ2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3和Ⅱ6所患

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Ⅱ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C.若Ⅱ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D.若Ⅱ2与Ⅱ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答案】

D七彩小篱匠文库【解析】正常的Ⅰ3和Ⅰ4生出了患病的Ⅱ3和Ⅱ6,所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Ⅱ3是女性,其父亲正常,所以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若Ⅱ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不患病的原因是Ⅲ2不含来自母亲的致病

基因,B错误;若Ⅱ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这两种致病基因分别用a、b来表示,则Ⅲ2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其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子女患病的基因型为aa__或__bb概率为1/4+1/4-1/1

6=7/16,C错误;因Ⅱ3不含Ⅱ2的致病基因,而Ⅱ3致病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其X染色体应不含致病基因,从而使得Ⅲ2不患病,若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将导致女孩患先天性聋哑,则女孩原两条X染色体中应有一条含致病基因,

该含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应来自父亲,倘若Ⅲ2因来自母亲的含正常基因的X染色体缺失,恰巧导致该正常基因缺失,则可导致女孩患病,D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7年山东枣庄一模)先天性聋哑的主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此外还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下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族

聋哑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之间无相互作用,每对均可单独导致聋哑,且Ⅰ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1)根据题意判断,导致Ⅱ5聋哑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系谱图中,确定只含有两个致病基因的个体是________,确定只含有一个致病基因

的个体是________。(2)若Ⅱ5、Ⅱ6均携带两个致病基因:①Ⅲ10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a,B、b表示),其含有三个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②若Ⅲ7与Ⅲ9结婚,后代表现为聋哑的概率为

________。【答案】(1)XⅠ2Ⅱ3(2)①AAXbY、AaXbY、aaXBY、aaXbY(BBXaY、BbXaY、bbXAY、bbXaY)1/5②1/3【解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1)根据系谱图可知,Ⅰ1

、Ⅰ2正常,且Ⅰ1不携带致病基因,导致Ⅱ5聋哑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Ⅱ5个体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2;而Ⅲ8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之一一定来自Ⅱ4,Ⅰ1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4的致病基因也来自Ⅰ2,因此系谱图中,只含有两个致病基因的个体是Ⅰ2。由于Ⅱ3为男性,一定不会含有伴X染色体

隐性致病基因。(2)假设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①若Ⅱ5、Ⅱ6均携带两个致病基因,则Ⅱ5的基因型为AaXbY,Ⅱ6的基因型为AaXBXb。他们所生后代Ⅲ10患病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aaXBY、aa

XbY,比例依次为七彩小篱匠文库(1/4×1/2)∶(1/2×1/2)∶(1/4×1/2)∶(1/4×1/2)=1∶2∶1∶1,其含有三个致病基因aaXbY的概率是1/5。②图中Ⅱ3和Ⅱ4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Ⅲ8,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均为Aa,所生Ⅲ7的

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Ⅱ5的基因型为AaXbY,Ⅱ6的基因型为AaXBXb,则Ⅲ9的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若Ⅲ7与Ⅲ9结婚,后代为aa的概率为1/4×2/3×2/3=

1/9,A-的概率为8/9,后代为XbY的概率为1/4,XB_的概率为3/4,因此后代表现为聋哑的概率为1-8/9×3/4=1/3。14.(2017年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质检)某宠物是二倍体哺乳动物,其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A1基因存在时表现

为黑色;A2和A3基因纯合时分别表现为灰色、棕色;A2和A3基因共存时表现为花斑色。毛形分直毛和卷毛两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用B、b表示),但显隐性未确定。据调查,黑色卷毛的该种个体更受人们欢迎,请回答相

关问题。(1)现选择两只黑色卷毛的雌雄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有6只个体,其中一只表现为花斑色直毛,则亲本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子一代中某黑色卷毛雌性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2)研究小组期望获得一只雄性个体,不管和其杂交的雌性个体性状如

何,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黑色卷毛个体尽可能多,则该雄性个体的最佳基因型为________。要确定第(1)题的子一代中某黑色卷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否符合上述要求,让其与多只棕色直毛雌性个体杂交,仅看________(填“毛色”或“毛形”)性状,若后代______________,则该个体符合上述要

求;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该个体不符合上述要求。(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红眼雌果蝇品系XdEXe,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d,在纯合(XdEXdE、XdEY)时能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d)与红眼基因E始终连在一起。若红眼雌果蝇(XdEXe

)与野生白眼雄果蝇(XeY)进行杂交,则F1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雌果蝇占__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X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答案】(1)A1A2XBXb或A1A3XBXb1/6(2)A1A1XBY毛色全部为黑色个体出现棕色或花斑

个体(或不全为黑色个体)(3)32/31/11【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知识。由题意知黑毛个体杂交,后代出现花斑色,因此亲本黑毛的基因型是A1A2×A1A3,卷毛个体交配,后代出现直毛,说明卷毛对直毛为显性,又因为卷毛和直毛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因此亲本卷毛的基因型是XBXb×XBY,对于两对相对性状来说,亲本雌性的基因型是A1A2XBXb或A1A3XBXb。子一代黑色卷毛雌性的基因是A1_XBX-,占3/4×1/2=3/8,其中纯合子是A1A1XBXB,所占比例为1/4×1/4=1/16,黑色

卷毛雌性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2=1/6。(2)基因型为A1A1XBY的个体与任何雌性个体杂交,子一代雌性的表现型都是黑色卷毛;第(1)题的子一代黑色卷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三种A1A1XBY、A1A2XBY、A1A3XBY,让(1)中的子一代黑色卷毛雄七彩小

篱匠文库性个体与多只棕色直毛雌性个体(A3A3XbXb)杂交,如果杂交子代全部是黑色,说明基因型是A1A1XBY,符合要求;如果出现棕色或花斑色,则该黑色卷毛的基因型是A1A2XBY或A1A3XBY,不符合要求。(3)XdEXe

与XeY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dEXe、XeXe、XeY、XdEY(胚胎致死),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XdEXe与XeY杂交后代为XdEXe、XeXe、XeY、XdEY(胚胎致死),XeXe与XeY杂交后代为XeY、XeY、XeXe、XeXe,X染色体上E+e共11个,而

E基因只有1个,故F2中XE的基因频率为1/11。15.(2017年河南郑州模拟)现有栗羽、黄羽和白羽三个纯系品种的鹌鹑(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已知三种羽色与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Y/y有关,B/b与色

素的合成有关,显性基因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显性基因Y决定栗羽,y决定黄羽。(1)为探究羽色遗传的特点,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亲本(纯系)子一代实验一白羽雄性×栗羽雌性栗羽雄性∶白羽雌性=1∶1实验二黄羽

雄性×栗羽雌性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实验三黄羽雄性×白羽雌性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实验四白羽雄性×黄羽雌性栗羽雄性∶白羽雌性=1∶1①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亲本中栗羽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黄羽雄性的基因型为__

______。②实验三和实验________互为正反交实验,由实验结果出现栗羽雄性,推测亲本中白羽雌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2)科研人员从栗羽纯系中得到一种黑羽纯系突变体,并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将纯系的栗羽和黑羽进行杂交,F1均为不完

全黑羽。随机选取若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羽色类型及比例,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表中结果均为雏鸟的统计结果)。F2羽色类型及个体数目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雄性雌性雄性雌性雄性雌性57354710901104554566①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的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遗传与性别不相关联。杂交结果说明,F2羽色类型符合____________(填“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或“隐性”)遗传的特

点。②若控制黑羽性状的等位基因为H/h,纯系的栗羽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推测黑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中F2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③根据F2的实验结果推测,H/h与Z染色体上的B/b和Y/y基因存在相互作用,黑羽与不完全黑

羽出现是在________基因存在的条件下,h基因影响________基因功能的结果。七彩小篱匠文库(3)根据上述实验,以黑羽雌性和白羽雄性杂交,可直接选择后代羽色为________的雏鸟进行培养,作为蛋用

鹌鹑。【答案】(1)①ZByZBy②四ZbYW(2)①F2中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1∶2∶1每一性状的雌雄比例相同不完全显性②hhZBYZBY或hhZBYW6③BY(3)白羽【解析】(1)①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当B基因存在时,y基因控制的黄羽

才能显现,实验二的子代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雌性都是黄羽,其基因型为ZByW,W染色体只能来自母本,ZBy来自父本,故父本的基因型为纯合ZByZBy。②正反交是同一相对性状、性别不同的个体杂交,实验三为黄羽雄性×白羽雌性,实验四是性别相反的黄羽雌性×白羽雄性,栗羽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为Z

Z,而且必须还有B和Y,其父本黄羽有B,没有Y,Y只能由母本提供,若母本有B则不能为白色,推测亲本中白羽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2)①“从栗羽纯系中得到一种黑羽纯系突变体”可知黑色为隐性性状,根据表格中F2表现型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573+54

7)∶(1090+1104)∶(554+566)≈1∶2∶1,可推断黑羽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三种性状的雌雄比=(573+1090+554)∶(547+1104+566)=1∶1,说明黑羽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具有

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称为不完全显性。②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之间的相对独立关系仍遵循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推测黑羽的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根据题干,H/h的基因型有3种,而ZW是2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实验中F2基因型有3×2=6(种)。③表现

黑羽必须存在有色基因B,黑羽基因h影响栗色Y基因。(3)根据上述实验,通过后代羽色可以尽早地确定鹌鹑的雌雄,分别定向饲养,提高生产效率,以黑羽雌性(hhZBYW)和白羽雄性(hhZbyZby)杂交,子代为白色雌性(hhZbyW

)和黑色雄性(hhZBYZby)。可直接选择后代羽色为白羽的雏鸟进行培养,作为蛋用鹌鹑。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