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八)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532.000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八)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八)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八)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八)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Word版含解析.doc,共(8)页,532.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3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检测(八)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选择题1.(2018·临沂模拟)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分子是在基因的指导下,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一种酶催化化学反应的种类与其空间结构有关C.经高温处理的胃蛋白酶,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不会出现紫色D.酶

与无机催化剂都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解析:选B极少数酶为RNA,其合成场所是细胞核,A错误;蛋白质经高温处理后,仅是空间结构遭破坏,并没有破坏肽键,遇双缩脲试剂仍呈紫色,C错误;酶与无机催化剂

都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D错误。2.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不变B.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C.酶的活性增强,产物的生成量增加D.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解析:选D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将温度由低温

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上升,A错误;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不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因为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B错误;酶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点,产物的生成量不会增加,C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较低的p

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D正确。3.(2018·皖江联考)如图所示曲线反映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a的最适温度应大于酶b的最适温度B.图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C.图中D点,酶b和酶

c的空间结构都有一定的破坏D.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于人体的内环境中解析:选C从图中只能得出酶a的最适温度,不能比较酶a与酶b最适温度的大小,A错误;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变,而高温、强酸和强碱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都会发生改变,B错误,C正确;人体内环境的pH

范围为7.35~7.45,而酶b和酶c的最适pH偏离这个范围较大,不应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D错误。4.(2018·长沙模拟)适当提高温度、加FeCl3和过氧化氢酶都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下列各项分组中,加快过氧化氢的分

解所遵循的原理相同的是()A.提高温度、加FeCl3B.提高温度、加过氧化氢酶C.加FeCl3和过氧化氢酶D.提高温度、加FeCl3和过氧化氢酶解析:选C升高温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原理是给反应物提供能量;加FeCl3和过氧化氢酶加快过氧化氢

的分解的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5.(2018·郑州预测)根据下表所示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试管abcd3%过氧化2222氢溶液(mL)处理措施不作任何处理置于90℃水浴杯中加2滴3.5%的FeCl3加2滴20%的新鲜肝

脏研磨液实验结果-+++++++注:“-”表示无气泡产生;“+”的数量表示气泡产生的多少。A.a和d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c和d是对比实验,自变量是催化剂类型C.a、c对照说明FeCl3具有催化作用D.a、c、d不能说明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解析:选Aa和d对照,只能说明酶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要

证明酶具有高效性,需要将有酶和无机催化剂参与的反应进行比较。6.(2018·湖北十校联考)某实验小组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B.曲线Ⅰ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C.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D.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催化的最

适温度解析:选C曲线Ⅱ的酶促反应速率较曲线Ⅰ低,二者的区别是Ⅱ加入了化合物X,则可以推测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或化合物X升高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从实验处理上看,曲线Ⅰ是对照实验,据图可知曲线Ⅰ、Ⅱ对应的最适温度相同。7.(2018·兰州

模拟)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的方法步骤如下表所示。有关评价不合理的是()步骤项目试管1试管21新鲜淀粉酶溶液1mL1mL2可溶性淀粉液2mL2mL337℃水浴5min5min41mol/L盐酸1mL/51mol/LNaOH/1mL6碘液2滴2滴

7结果预期均不变蓝A.缺少对照组B.实验预期结果不正确C.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D.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解析:选D实验目的是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设置3组实验,从表格看出,缺少加蒸馏水的正常pH的对照组,A正确;在强酸

或强碱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失活,淀粉没有分解,遇碘变蓝,故结果预期不正确,B正确;依据实验目的及实验原则,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先调节pH,再加入新鲜淀粉酶溶液,所以该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不合理,C正确;该实验可以选用碘液作为实验结果的检测试剂,D错误。8.图甲、乙分别为在

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某酶促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和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b可代表麦芽糖,那么c、d可代表果糖和葡萄糖B.图甲中若提高a浓度,则c、d的生成速率一定会提高C.图乙中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图乙中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

防止细胞产生过多的产物a解析:选D根据酶在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可判断图甲中a是酶,b是底物,c、d是不同类型的产物,由此可知b不能是麦芽糖,因为1分子麦芽糖水解得到的是2分子的葡萄糖,A

错误。图甲中a代表酶,若提高酶浓度,则酶促反应速率不一定会提高,因为酶促反应速率还受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故c、d的生成速率可能升高或不变,B错误。由图乙可知,酶1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故酶1具有

专一性,C错误。图乙中的产物b与酶1结合使酶1无活性,进而使合成产物a的反应中断,这样可以防止细胞产生过多的产物a,D正确。9.胰腺细胞中某种酶能催化肽键形成,该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在细胞核中形成B.该酶的活性不受酸碱影响C.该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D.该

酶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解析:选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该酶经过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因此该酶的化学本质为RNA,在细胞核中形成,A正确;酶的活性受pH影响,B错误;该酶能催化肽键的形成,而肽键的形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

该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C正确;由题意分析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RNA,其单体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10.(2018·东北名校联考)研究发现:酸可以催化蛋白质、脂肪以及淀粉的水解。研究人员以蛋清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变B.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比蛋白块a中的蛋白质分子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C.处理相同时间,蛋白块b明显小于蛋白块c,可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D.将盐酸与蛋

白酶、蛋白块混合,可直接测定蛋白酶在此pH下的催化效果解析:选C加热和水解均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A错误;加热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B错误;处理相同时间,蛋白块b明显小于

蛋白块c,可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C正确;盐酸会催化蛋白酶和蛋白块的水解,盐酸还会影响酶活性,影响实验效果,故不能直接测定蛋白酶在此pH下的催化效果,D错误。11.(2017·无锡二模)淀粉酶有多种类型,如α­淀粉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

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如图所示为对两种淀粉酶的研究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终产物中有葡萄糖,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主要产物为麦芽糖B.β­淀粉酶在50℃条件下处理60min后,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C.β­淀粉酶的最适pH低于α­淀粉酶的,在人的胃内α­淀粉酶活性低于β

­淀粉酶D.Ca2+、淀粉与β­淀粉酶共存时,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解析:选C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根据“α­淀粉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可知,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终产物中有葡萄糖;根据“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

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可知,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主要产物为麦芽糖,A正确。由图2可知,β­淀粉酶在50℃条件下处理60min后,酶的相对活性降为0,说明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B正确。由图1可知,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约为6、4.5,人体胃液的pH为0.9~1.5,在pH=3时,两种酶的相对活性均为0,因此在人的胃内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均变性失活,C错误。由图2可知,与其他组相比,Ca2+、淀粉与β­淀粉酶共存时,酶的相对活性较高且相对稳定,因此Ca2

+、淀粉与β­淀粉酶共存时,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D正确。12.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11mL体积分数为10%鸡蛋清溶液37℃水浴21mL体积分数为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

酶37℃水浴;pH531mL体积分数为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41mL体积分数为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5℃水浴;pH8~9下面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1号试管设置正确合理,为空白对照组C.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是37℃水浴;pH8~9

D.蛋清液和酶液应在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水浴解析:选C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若1号试管为空白对照,则试剂应加1mL蒸馏水,实验条件还应满足适宜pH,B错误;蛋清液和酶液应先分别调节到预设的温度和pH后再混

合均匀,D错误。二、非选择题13.某科研小组对萝卜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研究,研究者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后,做了两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实验1分两组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本实验中,除了图甲所示溶液外,还需加入_______

_____。(2)若实验2的两次实验温度均保持在30℃,只是第二次实验时萝卜提取液的使用量减半,其余实验操作都相同。则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2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失活的pH范围是_________

_______。(4)由图可知,在进行酶活性的测定时,可根据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来表示酶活性。解析:(1)实验1用同一底物,不同类型的催化剂,目的是探究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的高低;除了分别要加入两类催化剂外,还需要加入底物过氧化氢溶液。(2)A、B曲线两次实验的唯一不同条件即加入萝卜提取液的量不同,即酶量不同,导致反应物剩余量不同。(3)由实验2图像可知,当pH≤2或pH≥11时,反应物

剩余量均为100%,即酶失去活性。(4)由图可知,进行酶活性测定时,可用产物(生成物)的生成量或反应物(底物)的消耗量来表示。答案:(1)酶的高效性(或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效率的高低,合理即可)过氧化氢溶液(2)酶含量的不同(3)

≤2,≥11(或0~2,11~14)(4)产物(生成物)的生成量底物(反应物)的消耗量14.(2017·南通二模)不良环境能使植物体内酶活力下降,酶活力降低的程度可作为衡量植株耐受性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植物叶片对汽车尾气的耐受能力,

研究人员将两年生的香樟和杜鹃分别置于密闭气室中,用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16h后,取叶片研磨获得叶片研磨液,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组实验测定4次,每次向锥形瓶中加入2mL叶片研磨液后测定5min内的气体收集量,结果如表所示(单位:mL)。请回答下列

问题。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平均植物香樟对照组2.12.02.22.12.1实验组1.61.451.51.351.48杜鹃对照组3.02.82.92.92.9实验组1.81.92.01.91.9(1)本实验

用气体产生量衡量酶活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备香樟和杜鹃的叶片研磨液时,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温水浴设定为32℃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次实验均统计相同时间内气体收集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种实验材料均进行4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实验表明:对汽车尾气污染耐受能力较强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解析:(1)本实验用气体产生量衡量酶活力的原因是酶活力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一定时间内气体产生量越多。实验组的处理方式是将两年生的香樟和杜鹃分别置于密闭气室中,用相同浓

度的汽车尾气处理16h,由此可知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香樟或杜鹃在不含汽车尾气的密闭气室中放置16h。(2)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制备香樟和杜鹃的叶片研磨液时,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避免研磨过程中pH变化对过氧化氢酶产生影

响;32℃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故恒温水浴设定为32℃。(3)每次实验均统计相同时间内气体收集量,目的是避免时间差异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每种实验材料均进行4次实验的目的是重复实验计算平均值,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

后,与对照组相比,香樟5min内的平均气体收集量变化的幅度较小,说明香樟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的幅度较小,故对汽车尾气污染耐受能力较强的植物是香樟。答案:(1)酶活力越高,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气体产生量越多将生理状况相似的香樟或杜鹃在不含汽车尾气的密闭气室中

放置16h(2)避免研磨过程中pH变化对过氧化氢酶产生影响32℃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合理即可)(3)避免时间差异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重复实验计算平均值,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4)香樟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后,香樟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的幅度较小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