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评测练习-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76.5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评测练习-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评测练习-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doc,共(2)页,7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8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题七年级下历史(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著名都市:北宋时的、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2.社会生活:(1)主要群体: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2)主要表现。瓦子的场所。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如

说书的、唱戏的等,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经营各种商品勾栏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勾栏里面的演出丰富多彩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兴盛。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繁华市区、等场所进行演出,为广大民众所喜爱节

日、元宵节、、端午节等(二)宋词1.概况:是一种新体诗歌,又称,便于歌唱。2.发展:唐朝出现,经五代到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3.词牌:每首词根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4.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等

。(1)苏轼:词风,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2)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3)辛弃疾:继承苏轼以来的豪迈词风和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进一步提

高了词的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三)元曲1.概况:元曲包括、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2.代表:关汉卿的《》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五、答疑:1.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2.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宋朝已经出现了?哪些活动今天

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六、反馈: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上述文字描绘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2/22.下列不属于宋元时

期的著名大都市的是()A.北宋的开封B.南宋的临安C.元朝的大都D.西夏的兴庆3.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开封城里()A.专供演出的圈子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D.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来源:学科网ZXXK]

4.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A.诗B.词C.曲D.小说[来源:学&科&网]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李清照6.元杂剧作家

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A.《窦娥冤》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定军山》D.《念奴娇·赤壁怀古》七、知识拓展与随堂过关检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这首词是

我国古代哪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周郎”指谁?词中为何“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史称此事为什么?(2)这位词人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突出的贡献?(3)他和同时期的一位词人文风相近,但作品反映的内容大不相同。请问那位词人是谁?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